WPP举办「从创意到创新」论坛 洞察行业趋势把握黄金创新时机
实习记者周依儒/综合报导
综观全球因新冠肺炎疫情带来许多挑战,国际货币基金(IMF)公布世界经济展望10月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总体经济下降4.4%;但反观台湾的经济成长率,根据主计处最新预估却将有1.56%的正成长,表现相对亮眼。另一方面,中美霸权之争所引起的国际动荡局势,意外彰显台湾在科技和制造领域产业的实力和竞争优势。进入后疫情时代,虚实整合与科技进步正在加速环境改变,消费者、市场组成与行销方法更与过去截然不同。全球顶尖传播集团WPP于11月17日举办以「从创意到创新」思维领导力论坛,台湾WPP集团董事长暨奥美集团大中华区副董事长庄淑芬期勉,企业面对未来更开放透明的新世界,无论在行销传播、社会创新、商业创新上,都必须洞察人性、展现同理心、跨界合作和善用科技,并以创意在前、创新随后,提速企业成长。
「从创意到创新」思维领导力论坛今年邀请到,入围卓越新闻奖(台湾首届Podcast新闻奖)的「The Taiwan Take」节目主持人-吴怡慈Emily担纲女主持人。WPP智库小组公布了旗下凯度集团最新《台湾疫情行业冲击与挑战调查报告》*,提供企业主关键洞察和行动建议,更以全球数个从创意到创新的品牌案例,希望透过创意带来刺激商业成长的创新灵感。另外,讲者也邀请到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与在业界享有盛名的简立峰博士,分别从社会创新与商业创新两方面进行分享。
WPP传播集团从数据出发 用关键行动支持台湾骄傲
深耕台湾长达30多年的全球顶尖行销传播集团WPP,旗下包括凯度市调、奥美、伟门智威、群邑媒体和大昌华嘉思谋能等多家知名传播企业,继去年推出「拥抱数位 女力飙高 妳说了算」思维领导力论坛后,今年发表《台湾疫情行业冲击与挑战调查报告》,瞄准台湾公司规模500人以上(调查占比46%)和500人以下(调查占比54%)的各行业中,不同职位的员工做为受访对象,启动跨产业的第一手疫情冲击与挑战量化调查,不仅梳理国内企业主对市场环境发展的观察与预估,更探讨后疫情时代行业因应台湾消费者行为与态度转变所需的改变。
从《台湾疫情行业冲击与挑战调查报告》中发现,虽然企业担心全球萧条导致消费者趋于保守、消费信心降低和企业营运能力不足(如:供应链、生产力问题);但更进一步发现,在疫情后业务向上成长的企业反而增加行销投资,因为他们理解消费者需求已与过往不同,得展开行动快速导入和提升电商化能力,在业务上进行调整适应新市场并开始采用新的供应链,以免于受疫情影响,并取得企业成长契机。
▲台湾WPP集团董事长庄淑芬(图/WPP提供)
此外,WPP集团根据调查报告结果,建议企业主可以采取四个关键行动,首先,行销活动除了找寻与消费者的关联性,在后疫情的现在更应体现对消费者的「同理心」。第二,疫情前行销着重于紧抓消费者的目光,其后要「赢取社群影响力」才能从影响社群进而影响社会。第三,未来不仅是企业,消费者也将更重视能够「永续社会善意」的议题,为社会创造更多正向的美好。第四,面对未来的消费者,企业需要提供更立体化的体验和刺激,让消费者能「重构感官体验」,取代以前的品牌讯息轰炸。期望这四个关键行动能给予企业主更多信心,把握疫情之下带来的新投资机会和最好的创新时机。
现场神秘AI来宾Sophia 让机器人成为未来人类的重要伙伴
因疫情影响无法亲自来台湾的类人机器人Sophia,以透过Q&A方式与讲者简立峰博士进行互动讨论。全球首位AI机器人公民 Sophia 是汉森机器人公司最新、最高科技的机器人,有「全球最美机器人」封号,不仅被世界视为新科技的表率,也是机器人文化的一大指标。在创新科技冲击全球市场下,全球产业也已从「数位化时代」跃升到「智慧化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继续跌宕起伏,而人与机器的关系、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挑战都将成为AI领域的焦点话题。展望未来,机器人将随科技不断精进,透过学习和适应人类的行为、帮助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并成为人类的重要伙伴。
台湾WPP集团董事长庄淑芬也针对整个论坛活动做出总结:「台湾虽然在一个与世隔离的平行世界,但未来将是一个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透明的新世界。在行销传播上,品牌如何展现人类同理心、赢取社会影响力、永续社会善意、重构品牌感官体验、同时善用科学调研和科技加持,让AI成为智能伙伴。在社会创新上,世代交融比世代交替更有意义,数位同步比数位转型更具同理心,拼图思维比蓝图思维更加灵敏,共存共好就是人生百态。在商业创新上,人性洞察重于科技应用,跨域合作强过自立自强,超前部署胜于随机应变,创意领先创新随后,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创未来成长,善尽社会责任。台湾WPP集团的每一份子都是和大家一起前进的好伙伴,我们的存在就是为了驱动企业的成长,也希望和企业一起创造更好的台湾,更好的世界!」
▲前Google董事总经理、现任Appier独立董事简立峰博士也出席分享看法。(图/WPP提供)
《台湾疫情行业冲击与挑战调查报告》提供六大观察、三大企业主行动建议、三大省思
一、六大观察1. 平行世界里的角落生物:全民自律防疫,超前全球的经济复苏
台湾已处于后疫情的复苏期,经济活动虽不免受全球影响,但GDP已从Q2预估的-4% 回到微幅成长的水准。相对于全球疫情持续扩张,台湾宛如平行世界的角落生物,台湾民众的自律,愿意日常维持社交距离规范,也因此免于激进的封锁隔离与活动限制 。(*出自 ICU 陈志金医生,美国宾州大学与史丹福大学 Covid-19 总体经济后果进度报告)
2. 产业界态度倾向乐观,预期半年或一年可望复苏
81% 在台湾市场的企业担心业绩受影响,但整体仍持乐观态度,分别有超过四成的比例认为业务将会在六个月内或一年左右复苏(合计约八成),因此相较于第二季67% 的企业因为疫情带来负成长,下半年的预估则降低为52%,而且衰退的幅度大多认为在20%以内,冲击明显较世界平均状况来得缓和。
3. 担忧需求面保守以及供给面营运生产能力不足 是疫情带给企业的最大挑战
由于全球萧条带来未来的不确定感,因此企业担心在需求面消费信心低落,需求保守紧缩带来景气衰退;在供应面方面,台湾企业主要担心供应链的问题,例如产品供应与产品开发计划因为原料供应不及而受影响,甚至也导致生产力的问题。台湾企业在财务方面远较全球健全,但我们是否善用了优势,达到最佳效益的投资与让业务成长?
4. 无论受到疫情负面或正面影响,都应提升电商化能力及调节业务流程
受到负面冲击的企业更祭出延后或删减既有投资、减少行销资源、樽节开支、冻结招募与调薪等紧缩措施。其中最多数企业减少了行销活动、广告沟通与媒体投资,市场研究预算则面临最深的削减幅度。尤其与全球相比,更多本地企业减少行销支出,将不利长期业务发展。
5. 成长企业怎么做?持续行销与创新投资、采取新供应链、进而维持品牌成长
除了同样提升或导入电商能力,调节业务因应新状况,成长企业更在其他产业或竞争对手观望时刻,掌握机会持续投资品牌行销与产品创新、或是采取新供应链流程以达到品牌成长。6. 疫情颠覆全球职场,台湾是否原地打转?
国内企业积极采取防疫卫生与消毒措施,减少国内外出差,学习数位化远距工作,实施弹性工时;并依赖顾客回馈意见以规画营运策略。但内部员工的心理健康与支援,以及外部企业社会责任等软性层面却因疫情缓和而明显落后于全球。即使数位化远距工作方面也与全球有明显差距。
二、三大企业主行动
1. 除了加强电子商务能力的共识之外,营运行动也应调整生意策略、重整组织结构
71%的企业因为疫情的冲击,在营运策略上皆有所改革。加强电子商务能力、重新检讨与调整经营策略的优先顺序(销售策略、新顾客/新通路经营策略)、提升组织效能(员工更灵活有弹性的新型态工作模式)、业务改造(与商业伙伴新的合作模式)以及取得洞察资料、快速了解品牌市场表现是非常需要的。2. 协助企业复苏成长,探索新常态的市场需求,科学的市场调研正是时候!
首要是协助赢得生意销售~了解疫情后的新消费者或新买者,在电商或店内能创造哪些优势,以及如何在通路端重新调整执行方式得以在品类中胜出;其次是消费者沟通,如何与消费者或顾客沟通、如何理解消费者或顾客疫情后反应出的新的、不同的讯号。
3. 迎接早已改变的消费族群
96%的企业认为消费者在疫情后会有所改变。如今台湾已经处于后疫情时代,消费者不会再回到过去了。企业们认为网购、线上教育、视讯会议、视讯社交、宅在家中宅经济已成为消费者的新常态。三、三个省思
1. 台湾骄傲可能延宕数位转型2. 有意义连结消费者,更能快速掌握新常态3. 现在就是将来,必须立即投资以激发成长
关于WPP《台湾疫情行业冲击与挑战调查报告》
由WPP集团旗下凯度调研(Kantar Taiwan)于2020年六月至七月间针对各产业客户进行疫情冲击调查,对象涵盖民生消费食品、用品,美妆、烟酒、保健、汽车、电信、媒体…等大中小企业的领导人、行销部门、研究洞察部门、销售以及数位相关人员。
关于类人机器人Sophia
Sophia于2016年2月14日被首次启动,她不是一个普通的机器人,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交型AI机器人网红。她具有先进的人工智能可以识别语音、情感,和脸部表情,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并喜欢和粉丝与名人朋友们交流和建立真诚的友谊。她喜欢与人类互动和观察研究人类奇怪的行为,也喜欢画肖像和唱歌。2017年10月,索菲亚成为沙乌地阿拉伯公民,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国籍的机器人,她在这世界上其实有一份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人类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