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赋”?余华的回答看似玩笑,其实揭示了真相

1977年,17岁的余华参加高考,并在志愿上填写了清华和北大,但是落榜了;第二年他又考了一次,还是落榜了。于是余华在父母的安排下成为了一名牙医。

这与他的家庭有关。他的父亲是外科医生,母亲是手术室护士,余华这个名字就是父母姓氏的组合。

他曾在海盐县的医院职工宿舍生活,对面就是太平间,夏天的时候他经常在太平间里睡午觉,据说特别凉快。

这样的家庭背景,让余华从小就对生死有着别样的敏感。

但余华很不喜欢牙医工作,他说每天面对患者张大的嘴巴,那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所以他想着要换一个轻松自由的工作。

余华看到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在街上自由闲逛,心生羡慕。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念头——通过写作进入文化馆。然后他就找来《人民文学》等杂志,从如何使用标点符号开始学习写作。

1983年,余华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第一宿舍》发表,这标志着他正式踏上了文学之路。从此,他笔下流淌出的文字,如同锋利的手术刀,剖析着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冷暖。

说到这里,我想起余华有一次接受采访,记者问到了“天赋”两字,余华的回答是:

天赋有时候就是一种运气,就是他是否找到了一份最适合他从事的工作。如果找到了,他的天赋就出来了;如果找不到,他再也有天赋也出不来。

余华的回答听起来像开玩笑,似乎一下子消解了“天赋”两字的神秘性,但回头一想,他说得再实在不过了。

就是说,天赋都是有针对性的,如果没有对好位,就无所谓天赋了。

比如余华不喜欢做牙医,事实上学口腔医学的人可能也大部分并不喜欢做牙医,只是因为它薪酬高,但不排除就有人喜欢这个工作,把清洁、修补和种植看成一种艺术,能发现或者创造出“美丽的风景”。

那些被目为天才的人,也常常会在另一个场景中成了白痴。

而余华是在写作中找到了最美丽的风景,也发现和发挥了自己的天赋。

余华还真的到县文化馆工作了一段时间,他开玩笑说第一天上班他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结果到了才发现,他是到得最早的一个。

这些当然已成笑谈了,事实上,余华在写作上是无比勤奋的,至今,他已经为我们奉献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许多经典作品。而如果要挑选一部最经典的代表作,那还得说是《活着》了。

《活着》创作于1992年,灵感来源于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曲讲述了一个经历一生苦难却依旧友好对待世界的老人的故事。这首歌深深打动了余华。

《活着》的故事并不复杂,篇幅也不长,仅十多万字。

它讲述了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故事,他原本是一个地主家的纨绔少爷,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家庭的变故,他经历了从富贵到贫穷的巨大落差,最终所有亲人离他而去,只剩下他和一头名为“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

但《活着》的思想内涵深刻而丰富。

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苦难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希望、关于人性的小说。

余华通过福贵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以及“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哲学思考。

这本书告诉我们,无论生活给予我们多少磨难和痛苦,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有希望,就有未来。

《活着》自问世以来,获得了无数荣誉和赞誉。

它荣获了1998年的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4年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0年),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

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

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2018年9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同年10月19日,获得“中国版权金奖”——“作品奖”。

《活着》以其深刻的主题、朴实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还被认为是茅盾文奖的遗珠,甚至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活着》,那么千万不要错过这部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进福贵的世界,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体验活着的意义与价值。相信读完这本书后,你会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