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慎太郎与「太阳族」的兴起

改编自石原慎太郎原着的电影太阳季节》。(图/取自网路)

作者/马赛克

日本政府在9月11日终于完成钓鱼岛国有化」,从今年年度预算的预备费中拨出20.5亿日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三个岛,将其「国有化」。

追本溯源,导致此一结果的始作俑者大家都知道,是日本极右派领头羊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

石原慎太郎和他的家族是日本战后的重量级人物(他弟弟石原裕次郎,是战后日本史上最受欢迎的歌影视偶像,跟美空云雀齐名)。石原慎太郎的分量,非但因为他历任重要公职,更因为他是日本文化史上的重要旗手、以及他那旗帜鲜明的极右派立场﹔而后两者是关系密切、并且有历史渊源的。

不说或许还有人不知道,石原慎太郎年轻时也是文青、愤青,而且成名甚早。早在1955年,才23岁时,就出版了他在一桥大学念书时所写的短篇小说《太阳的季节》。更厉害的是,小说翌年还得到日本文学最高奖誉的「芥川奖」,并且被搬上银幕(古川卓巳导演) 。

一连串发展,在当时曾引起热烈回响。有批评家指出,《太阳的季节》 的爆红「既是一次文学事件、商业事件,也是一次社会事件」。

这部小说/ 电影会爆红,是有它的社会原因的。《太阳的季节》的故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比健达「出奇蛋」更出奇的简单。它描述战后日本的一群富裕子弟,整天过着只顾玩乐、醉生梦死的的生活:打拳击、上舞厅把马子、开帆船、 偶而还争风吃醋打打架,「堕落」到极点。

电影版比小说少了一些心理描述,但剧情非常忠于原着。男主角龙哉(长门裕之)是一个自称「不会为任何人之死流一滴泪」、没肝无没肺的人。他有一个富家女女友英子( 南田洋子),但毫不珍惜。

英子后来怀孕,问他要不要生下来,他也不置可否。后来英子因为人工流产死亡。电影里最让人震惊的一幕是:当龙哉接到电话得知英子死亡的消息后,竟然若无其事的坐下来继续打麻将。之后,他才十分淡定的对牌友说:「英子死了。 」

第二天,龙哉跑到英子的家里, 砸了她的灵堂,并且大骂她「混蛋」! 但是在转身离去的路上, 他终于哭出来。

《太阳的季节》的书名/片名,是有特殊含意的, 它一方面指涉故事中的主角整天扬帆出海、过着「 阳光、海浪沙滩」的美好日子。另一方面, 大家都晓得, 「太阳」是日本的国号、国徽。但是故事中这群活在「太阳帝国」季节里,现世安稳岁月的年轻人,过着的是怎样颓废的日子?

因此《太阳的季节》的名字充满光明面内容却是无比的灰色、苍凉与虚无。这种虚无思想,对当时一些对现实/体制充满无力感的年轻人来说,是有感染力的。兼且,石原慎太郎很聪明,他深懂Sex Sells(性是卖点)的道理,书中充斥着(当时还没流行的)性爱描写,引爆话题和大家的 「性」趣,让自己的作品热卖,也掀起了所谓「太阳族」的热潮。

由于《太阳的季节》的轰动,石原慎太郎后来又有几篇小说被拍成电影,包括后来捧红石原裕次郎、中平康导演的经典《疯狂的果实》。

这止些品内容都大同小异:在战后日本的「无力」社会,你还是不能反天皇。如果你无意反美国( 加入安保斗争),那么, 性与玩乐、微罪与堕落,将是你最好的反抗方式。

后来,人们把这些醉生梦死、藐视道德、只顾玩乐、仿佛没有明天的(家境不错 )年轻人 ,都称作「太阳族」。这个词对「伟大」、「灿烂」的「太阳帝国」来说, 是多么不堪的反讽!

有「开天辟地」精神的《太阳的季节》还启发了两件事,一,引导出品这部电影的日活公司, 大量开拍描述年轻人「性反叛」的电影,后来演变成大规模「软调」的「浪漫色情片」(Roman  Porno)生产线。二,物以类 聚,人以群分,开启了日语中把人归类的「族」的说法。后来我们常用的「暴走族」、「御宅族」等词汇,都是从「太阳族」里衍发出来的。

日本购岛 中:军国主义恶虎出山,打开了潘朵拉魔盒

快讯/大陆两艘海监船10:41驶入钓鱼台海域宣示主权

快讯/急什么? 日购钓鱼台3岛提前与地主签约

中国公告钓鱼台列屿领海基线 反制日方购岛行径

中国外交部:早在明朝 钓鱼台就是台湾的附属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