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友善1/失智友善777全台達標 專家詬病:恐浮濫統計

失智友善777目标在2025年达标,不过去年年底22县市皆已达成失智友善777的目标。图为失智老人家上课情形。本报资料照片

为妥适照顾失智症患者,卫福部积极推动「失智友善社区」,并订于2025年达到「失智友善777」目标,去年年底全台22县市全数达标,不过,联合报健康事业部回收1500多名网友问券对失智友善城市的认识,对失智的认识仍有限,填答网友更批评,没有感受到社区对失智症的友善,而有民众认为,台湾对于失智识能不足,尚未有发展失智友善社区的能力。

协助填答的潘秀美,曾目击一位长者走路自撞电线杆摔倒,头直接摩擦柏油路,血流不止,但阿伯不哭也不闹,恍神蹲坐在地,她协助报警叫救护车,并怀疑长者失智,提醒员警,警察却大声询问阿伯「你失智吗?」潘秀美说,因为自家有失智长者,较能辨别失智症,身为时常与社区接触的员警,不但对失智几乎毫无辨识能力,还直接反问失智患者,她完全不认为,台湾社区对失智症足够友善。

失智友善777,分别是指全国有7%以上的人民认识失智症、7成的失智症患者被诊断、7成的失智家庭照顾者获得支持。卫福部长照司科长徐巨美表示,目前三个7都已在去年年底达标,第一个七的计算方式,是只要有参与过失智公共事能教育课程、成为失智友善天使等就纳入计算,活动及课程参与的人数到去年年底为止已经超过190万人次,分母用台湾总人口计算,认识失智症的比率已达8.5%,超过目标预期。

其余两个七,七成的失智症患者被明确诊断,分母为失智症协会于十年前推估的失智症盛行率人数31.3万人,分子为健保资料库诊断失智症的人数为22.4万人;七成的失智家庭受到照顾的分母亦是31.3万人,分子为有使用卫福部失智系统、照管系统、身障系统资源者,人数也落在22.4万人,因此,两个七也双双达标。

根据联合报健康事业部的问券调查,不少对失智症基本认识的问题,答错率偏高,包含有四成三民众回答失智症是正常老化现象、三成八回答失智症只有药物可以治疗、一成四回答失智症仅是单纯健忘。问券中,有百分之三的民众认为台湾目前不适合发展失智友善国家,因为国人对「失智识能不足」。

台湾失智症协会理事长徐文俊表示,失智友善777提前达标,令人高兴却也值得警惕,因为数据不精确,恐使得数据统计过于浮滥。而我国有七成的失智人口获得诊断,这样是世界第一也超乎寻常。

徐文俊说,根据台湾临床失智症学会统计,临床能诊疗失智症的医师仅100多位,要协助国内几10万人诊断失智症,还需要搭配心理师、影像检查一起配合,综观现在各家医院,要替民众安排电脑断层(CT)、磁振造影(MRI)或心智评估等诊断检查,至少要排队超过6个月以上,卫福部称国内有7成诊断率「可靠性不高」,也难以保证是否有些病患被漏算、甚至误诊。

据传部分医院为增加失智症诊断率,仅用极早期失智症筛检量表(AD-8)就做诊断;而做临床失智评估量表(CDR)时,照理应有医师问诊、心理师进行测验,并向家属确认细节,CDR测验至少要做半小时,实务上也常碰到家属与个案没有同住,并不清楚个案状况,因此后续失智共照中心得重复确认,才能诊断个案是否为失智症,但临床医师认为,目前数据看不出患者的CDR是否有经过心理师评估,甚至是否仅问了部分问题就得出分数。

徐文俊指出,卫福部所说的诊断率,是以累积4年的失智诊断人数计算,但以公卫观点,用累积人数并不精确,当中藏有许多未结案的个案,有可能是在2016、2017年诊断的失智患者,后续几年死亡但并未结案,使得数据不断垫高,若以这些数据作为分母,除以失智预估人数32万人,所算出的诊断率当然很高,希望卫福部应该以横断式的数据,才能算出精确的失智症诊断率。

台湾老人福利机构协会荣誉理事长赖添福表示,若政府计算失智相关数据,是采用在长照2.0体系,包括居家服务、社区服务,或是失智共照中心、住宿机构等,有可能漏掉社区内尚未进入体系的「失智黑数」,因为有些偏乡非都会区,或是老老照顾、独居者,因为没有明显症状或不认识失智症,与医院可近性不高,未进入照护体系经过鉴定,有可能成为落差黑数。

赖添福表示,失智共照中心并非密集于各县市布建,有些偏乡资源不足区并没有,平均2至3个乡镇才有一处失智共照,有些乡下地区医院也不一定有失智症诊断门诊,呼吁政府应该关注资源不足区,此外也要更积极主动找出个案,像是透过医事人员进入社区协助筛检,有一套机制可以找出社区内潜藏的失智个案,使个案连结到失智共照资源,就能更精准呈现失智诊断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