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漏洞?立委轰经济部纾困金直接给劳工不到4%
立委轰经济部纾困金直接给劳工不到4%。(本报资料照片)
纾困方案请领条件繁琐,时代力量立法院党团今指出,经济部宣称已发出296亿的纾困金,但经查,其中286亿是拨给雇主,直接给劳工的仅10亿多,这样的机制等于是让雇主有机会钻漏洞,让劳工根本领不到钱,呼吁下一波纾困方案必须有所调整,才可能让救命钱精确投放给需要的人。
时代力量立委邱显智指出,纾困就是发救命钱,主要目标就是让底层劳工能度过难关。但从经济部资料发现,从今年6月7日开始受理纾困申请到8月10号为止,经济部一共核准296亿的纾困金,但其中有286亿是给雇主的营业补贴,占比超过96%;直接发给劳工的共2千多件,金额约10亿多,占比不到4%,到底劳工有没有拿到纾困金,政府难道不觉得有问题吗?
邱显智强调,这种机制的目的,是要让每个因疫情收入减少的人都能领到1万元,但却是由雇主转给劳工;问题是,如果店家暂时停业,那在家没上班的劳工有办法向雇主拿钱吗?这种停业商家,基本上有许多都不会发放基本工资,而政府要给劳工的纾困金又卡在雇主手上,等于是让劳工没薪水又领不到补助。
邱显智强调,这种漏洞充斥在各行业,到底纾困金有没有透过雇主如实转给劳工,经济部当然有责任实际了解。
邱显智表示,从主计处最新公告也看到,今年6月工商全体受雇员工是802万人,比上个月减少9万3千人,比例减少1.1%,薪资则减少2.3%,其中零售业就减少10.79%,可见疫情对就业薪资影响甚钜。因此,政府在拟定下一波纾困时,必须修正方法,做到精准投放,才可能让劳工度过疫情难关。
时代力量立委王婉谕也提到,目前纾困对于「同样工作、不同店家」的纾困方案也充满矛盾,例如同样都是按摩,民俗调理就可领到补助,但SPA、美容美甲却完全领不到,同样都是按摩师,却被排除在外,呼吁政府要清楚看见有哪些人不应该被排除在纾困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