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纾困贷款10万拿来还房贷、买股票? 劳动部:相信钻漏洞只有少部分
▲因应新冠肺炎冲击,劳动部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劳工,推出劳工纾困贷款,每人最高可贷10万元。(示意图/记者黄国霖摄)
劳动部推出劳工10万元纾困贷款方案以来,受到广大劳工欢迎,短短6个工作天就吸引超过35万人申办,不过却有人猜测质疑,这笔钱会被拿去买股票或是缴房贷,有滥用之嫌。对此,劳动部表示,相信钻漏洞仅是少部分人的行为,大多数台湾人还是愿意把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因应疫情冲击,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劳工,劳动部上周四推出劳工纾困贷款,每人最高可贷10万元,贷款期限为3年,第1年利息由劳动部补贴,劳工免缴息,第2年起利率为1.845%(中华邮政二年期定期储金机动利率+1%),原先预估可提供50万个申贷名额,不过考量民众申请踊跃,劳动部研议再增加40万个名额。
民营银行表示,从开办劳工纾困贷款以来,民众皆相当踊跃,而在第一线处理时,最常遇到顾客询问是否符合申请资格,因此前线同仁会进行简易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顾客如有无投保劳保、目前工作概况、名下贷款是否正常缴款等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如有不符资格,也可于第一时间向顾客回复。
不过,坊间也有杂音传出,像是有银行行员私下说,部分民众抢办劳工纾困10万贷款,并非是受疫情影响有急用,而是想要拿这笔钱投资股票,或是还房贷、学贷,希望民众能把资金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类似这样的质疑,也在网路流传,甚至还分析买股领股利,都还划得来;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负面论点,只是「脑补」猜测贷款用处。其次,也没有考虑到,贷款人就算拿钱买股票,并非稳赚不赔,还是有亏损的可能。再者,10万元是贷款,是要偿还的,并非像是其他的补助方案,拿钱不用还。
民营银行也提及,在办理纾困贷款时,以政府提供的简易评分表来精进流程,协助有需要的民众快速取得纾困资金;基本上,对于每一件案件,都会与顾客进行照会,确定这次借款用途,因此较少发生「借新还旧」的情形。
劳动部劳动福祉退休司长孙碧霞也回应,这项纾困贷款推出的旨意,是在于希望给需要且不容易贷款的劳工来申请,且无须提出任何证明薪资收入减少多少就可申贷,为的就是希望「便民且快速」,从开跑至今大部分民众的反馈也都是真的很方便也快速。
孙碧霞坦承,虽然外界有质疑被钻漏洞的情况,但这也仅是少部分人的行为,就像口罩一开始短缺,但那时候也是有很多人响应「我OK,你先领」的活动,相信大多数台湾人还是会愿意把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