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减负增效
“双减”旨在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增加课堂教学效果,已经成为现阶段小学教育追求的方向。其中,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逻辑、计算能力等方面任务要求较高。那么,具体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减负增效?这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
基于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重视基础教学。教材作为实现数学教学计划的蓝本,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把握好教材教学,抓好“基本盘”是打好学生数学学习基础的关键。现在一些数学课堂在教材基本教学中存在“嚼不烂”的问题,这其实是造成后续“做不会”“跟不上”的根本原因。小学数学重点内容主要是各种基本概念与定义,它们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基础,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尝试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概念、定义的兴趣和主动性,调动学生思考与探究,从而建立通往数学核心素养的通畅路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重视课本练习题,课本练习题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带领学生把这些题目做会做好,再向外延伸,不要急于上难度。要提高知识巩固质量,还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建立错题本、及时纠错的习惯。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错题、详细记录易错点、精讲典型数学错题、组织错题本分享等活动,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培养学生的纠错改错能力,提高学生的整理、复习效率。
注重单元教学的结构化。首先教师要有“引导学生建构系统性知识体系”的教学意识。然后教师要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纳入教学目标之中,下大功夫对单元教学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加工,可以通过同类知识点类比、相联知识点串联等方式,将学习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除了“教”之外,笔者还建议教师重视系列题型量化求解的做题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与重点、难点相关的题型,举一反三,不必采用“题海”战术,就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巩固拓展效率。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在层次分明的知识学习与练习巩固中形成一定的结构化思维。
巧妙应用信息化手段。今天的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一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部分难点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到内容丰富的短视频平台上抓取相关知识点的视频或片段创设情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利用各种软件将知识具象化。比如在《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利用3D建模相关软件,绘制不同的多边形并将其相应的性质特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多边形建立更加形象化的认知。
把知识置于生活场景中。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十分困难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采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可以把知识回归现实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原本艰涩的数学知识就“活”了起来。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的认知难点,还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从数学角度借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情境,从而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以“认识方程”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英语教学中26个字母,让学生在数字与字母间建立关系,通过“一只兔子一张嘴,两个耳朵四条腿”这种生活常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指导学生使用字母“a”来表示兔子的只数,让学生思考要如何用“a”来表示兔子的腿数、耳朵数,这样学生就能在生活化思考中得到“a只兔子有2×a个耳朵和4×a条腿”的规律。
不断实践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理念上很清晰,但对教师的实践要求很高。在班级教学中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然后创新方式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才能促进学生潜能得到尽量充分的发展。班级教学中“一刀切”的做法是最简便的,但是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因此,差异化教学是绕不开的问题。从教师角度来说,数学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性格、基本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及家庭环境的差异,可以尝试通过给学生分层、给课堂问题分层、给作业练习分层、培优补差分层及教学评价分层等方式,在差异性中寻找教育平衡点,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成长机会。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第五小学)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09日 第09版
作者:乔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