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机构离场 铁矿石飙涨行情幕后推手"浮出水面"

(原标题:21深度丨监管施压降温、私募机构离场避险 铁矿石飙涨行情幕后推手“浮出水面”)

“本周以来我们已结清了逾50%铁矿石期货看涨头寸。”一位国内大宗商品投资型私募基金交易主管张强(化名)向记者感慨说。

在他看来,11月以来的铁矿石上涨行情正随着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遏制市场投机炒作行为而逐步降温。

截至12月15日收盘时,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1205合约报价在994元/吨,较上周五创下的年内新高1042元/吨回落约48元。

“目前,铁矿石期货市场的交易结构也出现不小的变化。”一家期货公司研究部主管向记者指出。相比过去一个月大量投资机构入场买涨铁矿石期货,如今钢厂套保盘与贸易商逢高沽空盘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

直言,过去一个月铁矿石之所以掀起飙涨行情,表面而言是澳洲铁矿石到港清关难度加大,引发投资机构押注国内铁矿石供应紧张而大举推高铁矿石,但真正的幕后推手,则是中国钢企在铁矿石定价方面话语权依然较弱——大量钢厂仍按照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进行铁矿石船期交易,让海外矿山与海外资本有机可乘,在推高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获利”同时,还吸引各类投资机构纷纷入场火中取栗。

“事实上,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主要反映市场买卖双方的询价状况,未必反映真实的交易状况报价。”这位期货公司研究部主管指出。

记者多方了解到,为了扭转国内企业在全球铁矿石定价话语权较弱的局面,近年相关部门与大连商品交易所一直在推进国内钢厂采取基差定价的贸易方式。

所谓基差定价,主要指特定大宗商品在某个特定时间与地点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差。由于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因此基差定价一方面更准确地反映当前大宗商品最新的供需状况变化,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规避基差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所幸的是,此次铁矿石异常大涨,令不少国内下游钢企意识到基差交易在对冲价格风险方面的良好效果,一面在期货市场开展铁矿石采购套期保值同时,一面要求上游贸易商引入基差交易的结算方式。”多位期货公司分析师直言。若基差交易能在更大范畴普及,既能降低下游钢厂的铁矿石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风险,又有助于中国企业逐步增强在铁矿石定价的话语权,令上述市场炒作迹象渐行渐难。

私募基金“闻风而撤”

张强向记者透露,11月初他们就开始加入买涨铁矿石期货的阵营。当时他们之所以看涨铁矿石,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钢厂生产利润较高,加之冬季是铁矿石储备高峰期,因此他们认为铁矿石有一定幅度的补涨空间。

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11月河北吨钢毛利平均160.3元/吨,环比增长92.07%;江苏吨钢毛利平均510.5元/吨,环比增长103.47%。

他很快发现,过去一个月铁矿石的涨幅高达逾35%,远远超过补涨涨幅。这背后,是大量投资机构拥入铁矿石期货买涨套利,其中不少大宗商品投资型私募基金将逾30%产品资金用于买涨铁矿石期货,一度触及单一期货品种的投资占比上限。

究其原因,这些投资机构调研发现,国内基建与家电等终端产业用钢需求旺盛令钢厂持续加大生产力度,导致铁矿石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澳洲铁矿石入港清关难度增加又令铁矿石库存持续下降,此消彼长之下铁矿石供应紧张度骤增,给他们买涨铁矿石期货套利带来巨大的胜算。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中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9815万吨,环比下降8.1%,自6月份以来月度进口量首次降至1亿吨以下。受此影响,截至12月11日当周的国内45个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12203.2万吨,连续6周下滑。

张强认为,相比国内铁矿石供需关系吃紧,真正助推铁矿石期货价格持续飙涨的最大幕后推手,是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持续飙涨,大幅跑赢期货与现货价格,带动市场买涨人气持续活跃。

数据显示,截止12月11日当周,普氏62%铁矿石指数为160.7美元/吨,比11月底上涨21.5%,同期国内铁矿石期货2105合约涨幅仅有17.2%。

尤其在12月4日当天,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单日上涨7.5美元/吨,达到145.3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价格1005.55元/吨)。受此影响,新加坡交易所(SGX)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40.98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价格为1082.75元/吨)。

这驱动大量投资机构与贸易商加大跨地套利交易头寸,即他们一边买涨国内铁矿石期货合约,一面卖空新加坡铁矿石期货合约赚取其中的价差收益。其结果是国内铁矿石期货现货价格持续飙涨。

这导致相关部门再也坐不住了。

12月3日,大商所对铁矿石期货I2105合约实施交易限额,一天后大商所再次对铁矿石期货发布市场风险提示函,决定自12月14日交易时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铁矿石期货I2105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5000手。

12月10日,中国钢铁协会组织国内钢铁企业举行铁矿石市场座谈会。与会企业一致认为,当前铁矿石价格上涨已偏离供需基本面,大幅超出钢厂预期,资本炒作迹象明显。当前,铁矿石市场定价机制已经失灵,一致呼吁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介入调查。

面对如此密集的监管压力,张强坦言公司高层决定迅速获利了结。

“纵观以往投资经验,只要监管部门采取措施遏制市场投机炒作行为,相关期货品种都会遭遇一波不小的回调压力。”他指出。原先他们内部曾打算转多为空,借力沽空铁矿石期货再度获利,但公司高层认为此举风险不小——毕竟短期内铁矿石供需紧张状况未必能得到有效缓解,过度贪婪反而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

多位期货公司分析师向记者透露,本周以来不少投资机构与私募机构都开始对铁矿石期货采取获利了结措施,原因是他们发现市场情绪正发生逆转——面对越来越高的铁矿石价格,下游钢厂的高价采购意愿骤然下降,与此同时铁矿石贸易商逢高出货积极性与日俱增,令铁矿石价格回调压力增加。

“更重要的是,不少下游钢厂转而选择在期货市场对铁矿石采购量做套期保值,不在现货市场与船期市场直接买入,这令市场失去不少买涨获利的动力。”一位大型铁矿石贸易商向记者透露。这导致不少投资机构眼看持仓风险日益增加,转而选择尽早落袋为安。

中国铁矿石定价权“旁落”隐患

在这位铁矿石贸易商看来,这波铁矿石上涨行情能否逐步平息,很大程度取决于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能否持续应声回落。

“当前多数国内钢厂采购铁矿石时(主要与海外矿山进行美元计价的船货贸易),仍以普氏指数定价为主,导致前者在铁矿石采购议价方面处于被动。”他指出。

事实上,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并未全面反映铁矿石实际交易报价,因为它的定价依据,是普氏通过向矿山、钢厂与贸易商进行询价,根据各方询价报价制定报价。因此它更大程度反映了海外矿山对未来铁矿石价格走势的判断,因为海外矿山询价在普氏铁矿石定价指数的权重相当高,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拥有庞大采购需求的国内钢厂询价所占的权重相对较低。

“其结果是近期铁矿石报价市场乱象迭起,比如11月底以来普氏指数涨幅明显大于铁矿石期货与现货价格涨幅,导致市场投机买涨与炒作迹象日益浓厚。”一位期货公司黑色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分析说。

在他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鼓励更多下游钢厂积极开展基差交易,以替代将普氏指数月度定价作为国际市场铁矿石的定价机制,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需加大对钢厂开展铁矿石期货套期保值的扶持力度,从而引导钢厂更多通过期货套保对冲铁矿石价格异动飙涨风险,而不是被动跟随买涨。

“基差交易能否在铁矿石贸易领域获得更大范畴普及,很大程度取决于海外矿山是否愿意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接受基差交易的贸易定价模式。”他分析说。目前海外大型矿山对此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理由是他们开采成本足够低,无需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但事实上,这些矿山更愿通过“影响”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博取更高的贸易收益。

在光大期货黑色研究总监邱跃成看来,在中国尚未掌握足够强大的铁矿石定价话语权情况下,目前钢铁企业一方面需适当控制生产节奏,特别是在利润低位和亏损情况下适度减产,降低铁矿石使用量,另一方面加强对铁矿石价格波动行情的分析研判能力,在铁矿石价格产业低位时适当增加铁矿石库存规模,做好战略储备,才能避免被海外矿山与投机资本“有机可乘”,沦为他们大举买涨铁矿石获利的“最后买单者”。

铁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