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离乱之歌 是乡愁也是历史
《离乱之歌》集结七位作家自身或长辈的漂流故事。(公视纪录观点《离乱之歌》/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提供)
诗人向明珍藏的银元。(公视纪录观点《离乱之歌》/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提供)
一枚银元牵引着诗人向明的乡愁。(公视纪录观点《离乱之歌》/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提供)
陈义芝亲笔手稿,写下父亲归乡心情。(公视纪录观点《离乱之歌》/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提供)
作家张晓风回忆父亲生前早已认定台湾就是「家」。(公视纪录观点《离乱之歌》/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提供)
作家隐地回忆十岁来台,从不识字到开了一家出版社。(公视纪录观点《离乱之歌》/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提供)
公视纪录观点纪录片《离乱之歌》,集结七位作家自身或长辈的漂流故事,梳理何处为家,离乱所造成不可言说的情感,也是历史的记忆。
一枚银元,牵引著作家向明的乡愁,那是他童年时期曾向母亲要的一银元,当时母亲没能给他,在相隔大半世纪后,母亲不在了,经由弟弟交到他手中,母亲特别交代,虽仅有一元,但那是母亲能留给他的家业。为此,现年97岁的向明表示,他一直把这一银元带在身边,这乘载了不可言说的情感,也是历史记忆。
近期公视纪录观点纪录片《离乱之歌》,集结作家向明、苏伟贞、陈义芝、隐地、张晓风、桑品载、王健壮等迁台第一代、第二代自身或长辈的漂流故事,梳理何处为家。
带着生辰八字 在台湾生根
向明表示,1944年长衡会战期间,母亲为他缝制衣服,特别在衣角绣上他的生辰八字和缝进一个金戒指,要他逃难去,「妈妈知道我之后不会回来了,我就这样搭上往衡阳的最后一班火车,看着日本飞机在衡阳上空飞来飞去。」向明忆及年少只身抵台一无所有的处境,感受特别沧桑,他无奈表示:「每个老兵都像是侏儒,没有发展的权利,因为到台湾时什么都没有。」
「我一个人可以活到97岁,我要感谢这个地方。」向明有感而发。
作为迁台第二代,作家张晓风表示,她的父亲是将军,她自有记忆以来,父亲一直在战线上保家卫国,很少见到父亲,1949年,她的父亲随国军在云南抗共,战到最后一刻原本以为要赢了,没想到一夜之间风云变色,她父亲因此成为战俘,在别人的协助下变更身分,假装是卖烟的商人,才逃出来。
在影片里,张晓风的父亲在大陆拜别祖先的坟后直说着要回家,她问父亲:「家在哪里?」父亲则回她:「家在屏东。」为此,她从中理解,父亲已经以台湾为家。张晓风表示,她自己也非常努力学习台语,并且以台语创作,这些都展现了她们家对台湾这块土地的认同。
返乡探亲 人事已非
尔雅出版社创办人隐地是在10岁时才被父亲接到台湾,末来台湾前,他完全不识字,来到台湾才有了全新的人生,成为一名知识分子,他的父亲早年在北一女教书,虽然父母亲因经济问题而离异,但是父亲在他心中永远都是西装挺拔的模样,他也把出版社开在从小熟悉的宁波西街。
现年86岁的隐地表示,他现在只做一件事,就是写日记,「写日记很自由,我可以回到从前,也可以提醒自己,我来自一个苦难的年代,但是我们这些人没有对不起我们苦难的年代,而是很努力地从那个年代走过来。」
1938年出生的作家桑品载,来自大陆浙江舟山,1950年5月,国军从舟山撤退,当时有位刘连长说要带12岁的他到台湾,他母亲带着「男儿立志在四方」的心情送别桑品载,桑品载也以为中秋节就能返乡,岂知他随国军到台湾,上了岸再也找不到那位「刘连长」,举目无亲的他,一度需要乞讨睡在街上,后来被好心人引荐加入军队,但因为他才12岁,只得谎报年纪15岁,成为了小小年纪的「娃娃兵」。
诗人陈义芝的双亲也曾受过战乱的离散之苦,母亲先辗转撤退来台,半年后才遇见被共军俘虏、中途逃亡海南岛、渡过海峡归来的父亲,他说,「经历离乱之苦的人,不太回忆也不会诉说,因为听的人未必会懂,他遭遇的苦痛结成伤疤,全都存在心灵里面。」两岸开放探亲,他陪伴父亲返乡,本以为这趟旅程能带给父亲快乐,没想到家乡人事已非,父亲在回程一路沉默,从此对故乡没有眷恋,父亲心中已然认定,台湾是自己的家与归宿。
军人父亲 一生如草稿
作家苏伟贞为军人父亲书写故事,标题为「草稿」,她表示,父亲那一代从中国大陆到台湾,是一个没有成形的一生,如同草稿,而她的父亲为了养家,做了很多工作,经营一间小型租书店、卖馒头、挑砖头等,现在,她最想帮父亲开一家「草字头」书店。
有次苏伟贞全班到乌山头水库旅行,她从车上看到有台脚踏车,载着高高的箱子,她认出是父亲卖馒头的箱子,但当时她没有跟父亲打招呼,每次想到父亲是大老远从台南市骑车到台南县卖馒头,而她竟然坐在车上,为此而感到惭愧且心痛。
媒体人王健壮出生于高雄左营海军眷村,他以父亲遗物手提包里的物件为主题,透过书写拼凑父亲的一生,他表示,父亲的沉默寡言,最大原因仍是因为战争,包括才刚和妻子结婚就不断地在逃难,遇上亲弟弟率领的军队追杀,这些战争带来的伤痕,也令王健壮感慨战争的愚蠢,并认为人们应该要从战争中学会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