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社宅标配家电 预算恐增百亿

台北市积极兴建社宅,但有议员接获民众陈情,较昂贵的冷气、洗衣机等电器非标配,恐对已是弱势的民众增添更多负担。图为示意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北市近年来积极兴建社会住宅,以低于市价的行情提供民众抽签租赁,不过国民党台北市议员詹为元接获民众陈情,包括冷气、洗衣机等家电都非社宅「标配」,若未续租额外购买的电器也须带走,相当不便,建议市府研议提供大型家电的可能性。都发局表示,北市社宅数相当多,仅增设冷气就会增加百亿经费,会持续推动「以租代买」模式因应。

詹为元指出,社宅因房租较便宜,许多民众期盼入住,且因为评点制的存在,对于弱势而言,社宅更是如洪水中的一根浮木,不过日前他接获民众陈情,民众好不容易中签,却需要再花钱购买家电,其中如冷气、洗衣机等价格又较为昂贵,未来租约到期后需要再次搬家,要自行带走也变相成为负担。

詹为元举例,以新北市及桃园市的社宅为例,大部分皆附有冷气等设备,租金也没有因此变高,反观台北市仅只有大龙峒社宅有装设冷气。

他也强调,虽然北市府有提供以租代买政策,但住户考量租赁成本偏高不符合实际使用效应,且据都发局提供的资料显示,6年12处社宅共4890户,申请租借家具及冷气户数仅46户,今年则尚无厂商提出配合以租代买的意愿。

詹为元建议,因大型家电价钱较昂贵,加上使用年限也较长,应研议在即将落成的社会住宅,试办提供冷气等大型家电,一来可以减轻民众负担,也可让后来承租的房客使用,落实环保概念。

都发局回应,台北市社宅数量相较新北市、桃园市多,增设空调设备将使社宅营运期增加近百亿成本,且不同家庭对于家具、家电等品牌规格需求有异,经评估后采以租代买模式执行。

都发局指出,从2018年兴隆D2区社宅招租起,就有提供家具、冷气设备以租代买租赁平台服务,后续于青年一期、东明、木栅、明伦、瑞光、中南及新奇岩等8处社宅提供媒合租赁服务;多数住户并无提出申请,深入了解成效不佳的原因,在于租赁成本偏高,台北市住都中心将持续精进以租代买模式,以提高租赁电器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