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缩小 台湾会更安全吗
(图/本报系资料照)
在国内遭逢水患,疫苗不足而致民怨高涨的情况下,蔡总统除乘机蹭足我奥运代表队的热度外,又再利用日媒访问的机会狠打「中国牌」,以拉擡辣台妹明显下滑的声量。蔡总统受访时表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企图心极大,为区域和平稳定带来非常大的不确定因素,各国对台湾越关心,合作越加强,中国的军事决策就不得不更慎重。言下之意,台湾的安全完全寄托于美、日强权关爱的眼神。说穿了,这套说词还是不脱民进党政府昧于现实、一厢情愿的「联美、亲日、抗中」的对外总路线。
蔡总统切割中国,讨好美、日的选边站策略,乍看之下似乎符合美国拉帮结派围堵中国的国际新趋势,但别忘了,美国的新联盟并非铁板一块,除了美国实力不比从前,欧洲诸国各怀鬼胎,日、韩、东协也有地缘政治的各自考量,加上和中国经贸关系难以切割,美国欲藉新联盟在政治军事上围堵中国,而不受经济与地缘因素的牵绊,恐怕过于乐观自信了。
更何况,中国并非没有朋友,最近中国与俄罗斯的军演就是第二和第三军事强权联合向第一军事强权的示威表态,倘若战争发生,鹿死谁手尚难预料。然而问题的关键是美国的拉帮结派与围堵作为,是因武力威吓而降低了战争发生的可能性,还是因军事竞备而助燃了潜在的全球冲突?对台湾而言,选边站的结果是让人民置身于坚如磐石的碉堡内,还是舍命于朝不保夕的火线上?
日前AIT主席莫健也提到,中国目前为台海带来空前不确定性,美国会结合盟友伙伴维持台海吓阻力,包括解决「如何将太平洋缩小」的问题。对于华府是否该摒弃台海「战略模糊」政策,莫健认为美国应有技巧地处理,若摒弃此政策,恐造成反效果。
莫健的观点反映出拜登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仍承袭川普时期将中国当成假想敌的基调,所不同者是对川普政府试图朝向战略清晰的转变抱持保留态度,若是回归欧巴马政府之前的战略模糊,对于美国游走于两岸之间,与中国发展斗而不破的竞合关系,或许最符合美国的利益。
至于「如何将太平洋缩小」,应是从美国的角度观之,倘若台海有事,美国的军力如何最快速抵达相关场域,仿若太平洋的空间距离缩小一般。事实上,离台湾甚近的日本冲绳不到其国土1%,却占驻日美军所有军事设施的74%,其中包含在远东最大的空军基地嘉手纳,应付紧急事态不能说不足。莫健夸大又语焉不详的形容,对于台海局势的缓和并无帮助,反而引起不必要的揣测。重点是一旦台海有事,美国会以军事介入的方式来捍卫台湾吗?相信多数国人对此不抱期待。
日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劝告美国,不要把中国当成敌人或企图拉帮结派对付中国,因为现在各国和中国经贸关系紧密,不太可能像美苏冷战那样切割不同阵营。他也提醒,中国不会单方面对台采取行动,但仍存在误判与意外的危险。其重点在呼吁美国「以和为贵」、「谨慎行事」,或许拜登政府听得懂,也早做好自我保护不被拖下水,问题是蔡政府是否听得懂?
(作者为佛光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