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氣候評比吊車尾 環境部長薛富盛:繼續努力
环境部长薛富盛在杜拜接受本报专访,回应CCPI评比表现。记者孙文临/摄影
德国看守协会发布气候评比,我国名列倒数,本报即时专访环境部长薛富盛,他表示,尊重任何的评比,也都会纳入参考。至于台湾气候政策是否有待加强。他强调,「在没有净零之前,都要继续努力。」
台CCPI排名倒数 吴怡玎:毫不惊讶,台湾化石燃料占比过高
今年CCPI气候保护绩效评比台湾排名倒数第七,人均碳排、再生能源及减碳目标获评「极差」。负责该评比的看守德国成员柏客(Jan Burck)表示,台湾是一个有趣的国家,直到2017年以前,GDP成长仍与温室气体排放量成正相关,代表经济成长的来源都是化石燃料成长,直接近几年才出现改变,但目前台湾人均碳排放将近13吨,在全球名列前茅 ,比中国高四吨,比印度高11吨。
柏客说,单从碳排放来看,台湾的排放量很多,但有渐渐在转移,2030年的再生能源目标从25%提高到30%很好,但仍然落后其他国家,「台湾的伙伴跟我说,台湾发展再生能源很困难,但如果每个国家都这么说,那我们就无法前进。」
人在杜拜的的国民党立委吴怡玎表示对评比结果「毫不惊讶」,她指出国内化石燃料发电比例八成以上,「比2010年时还高」,她说,当别的国家开始运用再生能源减碳,我国的再生能源连填补「非核家园」造成的缺口都不够,火力发电比例因此无法下降。
吴怡玎说,政府致力辅导企业减碳,却忽略自己提供的「脏电」是最大污染源,只要电的问题解决,制造业碳排问题就解决大半。她说,征收碳费就像是把政府做不好的责任转嫁到企业身上。
吴怡玎认为,任何评比都有盲点,「重点是执政者有没有真心诚意想减碳。」
人在杜拜与会的前台北市环保局局长刘铭龙表示,台湾多年来始终位列此减碳国际评比的后段班,反映出我们在能源转型与国家净零工程的迟疑与踌躇不前,建议政府务实面对问题。他建议我国要制定「2050国家净零转型特别条例」未来七年至少要编列台币一兆元预算,投入国家气候转型的基础建设,另外再生能源与零碳电力都要加素发展,且要提出节能措施,将未来每年的用电成长控制在2%以内。
洪申翰驳CCPI评比缺乏公信力,薛富盛指联合国评比台减碳前段班
不过,薛富盛则引用国际间具有公信力的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报告表示,相对2005年,台湾减碳7%,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
薛富盛说,该份报告有210个国家参与,也获联合国大会采用,台湾排名45名,属于前段班。相对德国看守协会评比仅有64国参与,哪份报告较有公信力,相信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被问到未来是否会考虑退出评比,薛富盛表示,「没有一定必要」,他说,环境部会尽力提供资料给任何评比单位,至于结果,社会自有公评。
同在杜拜参与COP28的立委洪申翰表示,这份排名中印度与中国排在台湾前面,但印度与中国不只是排碳大国,甚至还继续在兴建燃煤电厂,而台湾已经不建燃煤电厂了。
台大气候变迁与永续发展国际学位学程兼任助理教授赵家纬也表示,CCPI采用的项目虽符合全球迈向净零排放的重点。但若与其他评比相互比较,则有明显矛盾之处。
举例来说,如追踪各国气候承诺是否充足的Climate Action Tracker评价印度的减量承诺是「高度不足 」;但CCPI评比中其减量承诺跟巴黎协议减量路径「高度相符」。而在能源使用项目上,美国能源效率经济委员会(ACEEE)的节能政策评分卡上,德国名列前三,墨西哥仅为第14名,但在CCPI能源使用这项的评分中,墨西哥却高于德国。
洪申翰说,台湾的气候政策当然还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但CCPI并不是一份有代表性的评比,报告台湾在十年内将人均碳排减少八成,这样的期待很高,非常困难。他说,许多国内外学者都认为这份评比的方法学的问题,以更具代表性、更公允的报告来讨论台湾气候政策的进步空间才有正面意义。
赵家纬认为,CCPI的评比方法学中,基于各国经济发展条件、历史排放量趋势,给定台湾与韩国相对他国更加严苛的减碳责任,要求台韩应于2030年时将人均排放量降至2.5吨,相当于10年间须减量80%。相较之下,日本仅须减量65%,降至3.3吨,美国仅须减量56%,降至7.6吨即可。 也因此在权重占比较的温室气体排放项目,就算是台湾将2030减量目标提升至符合净零路径的40%,都难以争取到较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