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回台投资潮 蔡政府膨风

(图/中新社)

行政院日前宣布「欢迎台商回台投资行动方案」,实施期间延长3年至2024年。这项被民进党蔡政府视为利多的政策,时间延长后,恰好涵盖2024年的总统和立委大选,引发外界关注。

「台商专案」实施期程本为3年,经济部资料显示,截至今年9月,该专案共吸引297家台商回台投资,金额约1.2兆元;行政院强调,专案已创造超过8万个工作机会,并带动供应链厂商加码投资云云。根据蔡英文总统的说法,延长「台商专案」的原因是「近年来投资台湾大爆发」,言下之意,应该是蔡政府知道还有不少台商等着要回台投资,所以才需要再延长实施时间。

中美爆发贸易战后,蔡政府为吸引大陆台商将生产基地转移回台,推出「投资台湾三大方案」,除上述台商专案外,还有「根留台湾企业加速投资行动方案」及「中小企业加速投资行动方案」,以统一窗口提供土地租金优惠、专案贷款等措施,希望大陆台商和台湾在地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快速、安心投资。

三大方案虽以吸引台商回流为诉求,但其实投资案中大陆台商真正参与的比例仅2成多,且实际汇回台的资金不及蔡政府所宣传的2成,大部分帐上声称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内金融机构的低利融资。

更值得担心的是,外传不少透过政府鼓励措施所取得的资金,不见得都投入生产活动,更多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资本市场热钱涌入后交易活络,制造出经济蓬勃的假象。

根据房地产研究机构调查发现,台商回台造成台湾工业地产交易价量齐扬。过去5年全台工业地产总交易额达6512亿元,土地价格飙涨,其中,高雄市本洲产业园区涨幅高达125%,台南市麻豆工业区涨幅达89%,第三则是高雄市大发工业区涨幅达56%,真正想要投入生产的业者,恐怕早已买不起土地、盖不起厂房了。

蔡政府拚命鼓吹台商回台,而回来的几乎全部是大量需要土地、水和电力的制造业,然而,事实上,台湾制造业的投资量已到达到高点、甚至接近饱和,对水、电和土地的需求超过负荷。

根据人力银行调查,今年民生消费产业平均每个月短少38.2万人,半导体的人力求供比为2.3(需求是供给的2.3倍),今年上半年移工近74万人,创历史新高。蔡政府夸下海口要增加几万个就业机会,或许这些就业机会,其实可能嘉惠的是移工。

蔡英文执政第一年就已经出现的缺水、缺电、缺地、缺工、缺人才等5缺问题,至今仍然严重。若不解决人力缺口高于就业市场提供的人才,或是像科学园区土地征收遭到抗争等问题,蔡政府延长专案、撒钱吸引投资,也无济于事。(作者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