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重镇陷断链危机 恶梦恐未完最怕1件事

大陆疫情延烧,先前包括上海、昆山都下封城令。(示意图/中新社)

根据《财讯》报导,大陆清零政策导致物流断链。(图/财讯提供)

大陆清零政策导致物流断链,是真正冲击台厂科技业第二季表现的关键;但撇除封城问题,真正让市场担心的,其实是「全球需求」的问题。

昆山和台湾科技业的关系有多紧密?根据陆媒《财经》杂志报导,至2020年底,台商在昆山投资总金额达645.9亿美元(约合新台币1兆9千亿元),有10万台商在昆山生活,台商为昆山创造50%工业产值,进出口产值70%。

如今台商却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疫情爆发后,自3月28日开始,上海首度进行高强度封城(大陆官方称为封控)。4月1日,昆山也严格封城。4月22日晚间,昆山市政府发出疫情防控「第72号公告」,公布昆山「封控区」和「管控区」范围,要求封控区内「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内「足不出区、严禁群聚、错峰取物」,意思是,在管控区内,如果不出厂区,区内仍能有限度活动。经过1个多月的封闭管理后,昆山才在本月6日全面复工。

《财讯》报导指出,由于台商厂区一般都不小,能自给自足,因此多半采闭环生产,生产线上人员动线限缩在宿舍到生产线之间的「两点一线」维持运作。因此,对台商最大的影响不在于停产,而是在物流断链。

以载板大厂欣兴为例,目前有两家公司位于昆山,分别生产PCB和软板,第一季的产能占全公司13%,「我们公司没有人染疫,每天做核酸检测」,目前生产不是太大问题,「但料件进货和出货比较困难,物流每天都在变,难以掌握」业者透露,即使能生产,产品如不能及时运到客户端,将影响营收认列,这两座厂四月能认列的营收恐低于往年的5成。

根据《财讯》报导,这一波大陆物流大断链,让大陆公路运输、港口和空运,都因为大陆清零政策产生的现象,饱受冲击。

例如,为了管理疫情,要用公路运输货品时,要提前一天分别向出发地和目的地报备。过去2百公里的路程一天可以送货完成,现在加上两地报备,至少需要3天以上,但是司机的核酸检测报告只有48小时有效。

《财讯》分析,大陆的大数据管理,也变成新的障碍。防疫期间,大陆公信部和三大电信业者合作,推出「行程码」,能显示司机过去14天停留过的大陆城市和国家。但在清零政策下,司机只要在高风险地区停留超过4小时,行程码会被标注星号,不但无法卸货;更要命的是,多地要求司机「不带星」才能通行,如果不幸在疫区被拦下,即使人没下车,恐怕连回家都成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封城还可以靠调度位于其他地区的工厂生产撑过去,同时申请复工,等待重启。但更大的问题是,清零政策如果影响大陆的内需,加上美国也正在升息抑制需求,消费者过去两年早已买进大量电子产品,今年下半年电子业旺季需求还存在吗?

尤其对供应链集中在大陆的PC、面板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公司来说,目前多家台商表示,原本封城前就觉得需求没有很旺,现在如果解封,出货高峰就只是向后递延,「今年下半年还有没有高峰,就很难说了」。但供应链已传出,消费性电子供应链IC库存持续上升,「大部分成熟制程IC,第3季开始可能就会平衡,甚至部分供过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