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不再有许博允

许博允一生热爱艺术。(新象艺术提供)

新象文教基金会二十周年庆时,中国时报创报董事长余纪忠(左二)偕夫人(右二)向许博允(左一)与樊曼侬伉俪致贺。(本报资料照片)

许博允伉俪曾于一九九七年引进跨世纪之音的演出,造成轰动。(本报资料照片)

2010年许博允(右一)结合艺文团体为纪念余纪忠(左)百岁冥诞举行《历史的传唱:余纪忠先生百年纪念艺演》。图为余纪忠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余范英(右二)。(本报资料照片)

1983年许博允与首度来台演奏的著名钢琴家傅聪(左)合影。(本报资料照片)

这几年上天带走了我几位好友。年纪大了岁月不饶人,应接受人世间的来来去去,告诉自已要珍惜当下学习放下。但得知许博允走了,我还是真的放不下。

月前还在为年底的亚洲表演艺术在台举行四处奔波,癌末体弱的博允意志坚定,交棒邱瑗、简文彬推展,新时代班底的风范,他仍是统领、主帅。病危入院时,未及时探得最后一面,这六十年的老友就此永别了。

1967年,自早大毕业回国在《征信新闻报》跑艺文新闻,在各界文化人群聚的野人咖啡馆里初识许博允。当时年轻帅气的博允,着迷于原住民音乐的采撷,追随许常惠、史惟亮对各类民族音乐,下乡入山追寻探索,经常见他都是目光炯炯、热情洋溢。

1983我回国加入《中国时报》,再见许博允,他已带领台湾艺术界站上国际舞台,为提升青年艺术家国际地位,与曼侬创建了「新象」,已有新时代文化重镇的地位。他依然是热情不减,不时掀起豪迈浪漫的台湾艺文龙卷风。

当时新象年年举办「国际艺术节」,带进纽约爱乐、圣彼得堡爱乐、世界三大男高音,及莫斯科芭蕾,迎接欧洲各地著名交响乐团、芭蕾剧团,巡回演出千百场。同道挚友的云门舞团、兰陵工作坊也都有他的加入,《游园惊梦》更在曼侬的支撑下催生,在这许多文建会前身的故事里,他是台湾艺术沙漠的拓荒第一人。在中国时报的我多年相伴这艰幸灿烂的过往,永远不能忘怀这些同甘共苦的岁月,和朋友相聚时,总有博允、大毛的吆喝、和无畏。

博允绝对是中华民国不支薪的文化大使,自早期与菲律宾卡西拉葛博士(Kasilag)投缘,一起发起亚洲文化推广联盟,参与各形式重要的亚洲文化组织,加入环太平洋文化协进会、组织表演艺术联盟等。大小议程数以千计,很多人因参与而升官任高职,受褒奖表扬,却不见功勋提及许博允。新象更是最早开启对俄的艺文管道,也是促进海峡两岸、蒙藏文化交流的开创者,栽培无数位台湾青年艺术家争取国际演出合作的推动者,秉持文化艺术超越政治藩篱的推动下,倒也担负过许多无稽之谈、无的放矢的嘲笑与责难。

作为当仁不让的文化推手,人说博允浪漫热情,曼侬也从他心愿,潇洒挥霍倾家荡产,这对夫妻承担所有讥讽、风霜、落寞, 60年来相互扶持,他们共同的内心世界与文化生命,始终不忘初衷。

父亲余纪忠生前与博允和曼侬特别有缘,知悉上一代的风骨,赏识他俩的才情理想,爱惜博允的真诚勇气,曼侬的沉稳大器,尤其是「新象」开辟出的文化先锋,扛下的社会公器。多年来深厚的情感,在父亲过世后,博允不时会到家中祠堂静坐上香。父亲的百岁冥诞,余纪忠逝世纪念日当天,云门舞集、朱宗庆打击乐团、陈秋雨、罗曼菲诸多艺文好友,曾以「思想起」携手推出《历史的传唱:余纪忠先生百年纪念艺演》于国家音乐厅邀朋唤友,当然又是博允、曼侬不忘记爸爸。

许博允走了,结束了他一生热爱艺文的传奇。漫漫一甲子的回顾,长久的两代私谊,对博允的不舍与敬重,在人生落幕时写下我的见证。一为世人应有的风骨讨公道,二为博允的人生价值索留存。(本文作者为余纪忠文教基金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