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碳费该定多高?8成企业喊这数字

11月COP26是全球减碳大会师,台湾不想落后,除了积极发展绿能,碳定价制度也不可少。(摄影者:程思迪)

数百位全球政要、官员,正准备前往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参加11/1开始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个长达2周的会议,涵盖能源、金融到城市规画等部门的跨国谈判,将为未来10年拟定更积极的减碳气候行动。

其中,最可能的成果之一,就是各国有望建立「全球碳市场」,让企业、国家可以拿「碳信用」(carbon credits)或类似的价格计算机制,来交易、抵消排碳量,达成减碳目标。

一旦如此,台湾虽然不是联合国成员,麻烦却不小──因为,要加入全球碳交易的赛局,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先建立内部碳定价,由此延伸的碳费、碳税,也会是政府推动减碳的好用工具。但,台湾政府对此却连「八字都还没有一撇」。根据环保署规画,关于碳费的征收价格、费率与细节配套,最快要在明年年底才会启动。

企业盼采渐进模式

从低价起征,再逐年增加

全球减碳竞赛早已开跑,关键时刻,商周与绿色和平组织合作,针对国内碳排量前百大、占全台碳排量至少6成以上的企业,完成《2021台湾排碳大户碳定价意向调查》,首次揭露这些重点企业对碳费价格的态度与立场。

首先,9成以上的企业碳排大户,都支持台湾2050年达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但却有近半数企业对政府达标缺乏信心,落差极大。

原因何在?因为加税、收费总是被看作选举的票房毒药,执政者担心碳费收太高,引起产业界反弹,不但规画速度慢,且沟通不足。

其实,碳定价制度可让企业了解自己的排碳成本,知道成本后,才能因应市场价格调整营运策略、生产效能,提升竞争力。

但过去,台湾从政府到产业界,都只以「增加成本」的角度看待碳税、碳费,导致产业在国际上缺乏自我保护的机制──包括碳定价、产业碳排量与碳足迹数据,都付之阙如。

「政府可以做得更多、速度更快,」绿色和平专案主任郑楚忻说,该组织过去1年密集与产业公会和企业交流,明显感受到企业界对政府的碳费规画与如何达成净零的路径,仍是一片「雾煞煞」,「企业在什么资讯都没有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计算自己未来5到10年的(减碳)成本效益。」

「认为收碳费、能源税,会对产业或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这是台湾不论政府、企业间,存在的长期错误观念,」中研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萧代基认为,若没有碳定价相关机制、以给予企业经济诱因,根本没办法达成净零碳排的目标。

他认为,应将之视为产业升级的助力,「难道碳价格高、能源税多的欧盟、瑞典跟日本,经济发展有落后台湾吗?」

相较欧盟对每吨碳排征收60至70美元、韩国征收16至33美元,台湾的碳排大户们,在这次调查中,有逾8成企业认为,政府征收的「最低碳费」为10美元,并采渐进模式,先收最低价格,再逐年增加到符合国际水准的定价。

其中,年碳排量达30万吨以上的碳排大户,有4成支持10美元,另有4成愿意付费达20至40美元之间。

但政府的企图心,比企业还不如。环保署去年8月曾透露有意仿照新加坡,1吨碳课征3美元(约合新台币100元)碳费,遭外界质疑价格过低,是无效碳费,后来才松口将再研议。

商周访问首波可能被列入碳费课征对象的水泥、石化、钢铁等产业后发现,企业虽在意碳费起征价格,担心增加经营成本,但更令他们忧心的是,台湾的碳费制度能否真正接轨国际,让业者产品出口海外时,不必再被课征碳关税?

接轨国际比价格重要

碳排大户:应考量产业差异

经济部次长曾文生日前在立院备询时首度对碳价表态,认为每吨若征收新台币300元(约合10美元),产业负担「会满高的」,经济部要考量贸易竞争国如韩国,价格不能太落后,「但也不必比高」。

相较目前全球64个实施碳定价的国家或地区,10美元大致接近或超过亚洲邻近国家如中国部分省市、新加坡与日本,但仍落后于韩国,以及逾半数以上实施碳定价的欧美国家。

台湾碳费不必「比高」,但想要与国际接轨,太落后的碳定价也无法跟上全球趋势。尤其,各国产业结构、物价、电价、税费制度不同,不能只凭单一价格来比较。

例如,日本碳定价看似相对低,仅3美元,但日本工业电价是台湾2倍,又针对石油、煤炭、汽油、航空燃料等课征多种能源税。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计算,日本这些有关能源加总的「实质碳价格(Effective Carbon Rates)」,其实约达55美元。

「企业缴了多少碳费、做了哪些减碳的努力,这些都要欧盟认可才算数啊,不是我们说了算,」石化公会总干事何丽君道出产业界疑问,「到底这样课征,是不是符合国际制度、被国际认可?」

她直言,例如台湾钢铁业的直接碳排量相对低,但国际上还要看电力排碳系数(指用电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到底台湾碳费订定,有没有考虑这些?希望政府要弄清楚,不要只是为了跟国际有交代,就来说服企业缴碳费!」

此外,碳排大户最希望政府要将产业差异纳入考虑,尤其碳排量超过三十万吨的碳排大户,在本次调查中更有高达6成,最在意这一点。

「1支手机课新台币100元,不痛不痒,但水泥业1吨课新台币100元,我们会很痛!」一位不愿具名的水泥业者分析,每生产1吨水泥,就会产生800多公斤的碳排量,因为制程本身的碳排就多又密集,「这不是半导体、ICT产业可以相比的⋯⋯。」

据了解,水泥业者在今年10月初也集体「上书」经济部,除建议中央制定台版边境碳费(向进口者收碳关税),以保障国内业者竞争力,也希望政府考量产业特性来订定碳费。

何丽君认为,制造业是最早、从2005就自主减排的一群,既然要藉课征碳费建立减碳意识,就不该局限工业部门、年碳排量2万5000吨的碳排户,包括住商等服务业,都该纳入考量,甚至考量随电征收的可能性。

对此,负责与产业沟通的环保署、经济部皆表示,会在考量产业竞争力、产业特性下来订定配套子法。

碳费怎么用?细则还待定

英国做减碳奖励、补助升级

另外,几乎所有受调查企业都认为碳定价或碳边境税,将会影响企业未来5年的营运策略与投资方向;尤其是未来5年的投资方向,包含减碳措施或电力采购等,近6成企业表示「影响很大」。

尽管碳排大户间因产业差异,而对碳费制度有不同建议,但他们的共同疑问是:政府收取碳费后如何使用?是否会专款专用?

根据环保署今年10/21公告的《气候变迁因应法》草案,虽将碳费纳入温室气体管理基金,专款专用在温室气体减量工作、发展低碳相关技术、补助及奖励投资温室气体减量技术等,但具体实施细则,留待配套子法出炉。

最早将减碳立法的英国,以及今年提出绿色经济方案的欧盟,运用碳基金的方式,或可借镜。英国除了将基金用途专款专用在减碳发展与奖励外,还挪出部分税收成立碳信托公司(the Carbon Trust),投资能源技术,并补助或融资促进产业提升能源效率,借着公司模式运作,让研发到资金募集的速度更快。而欧盟也预计建立社会气候基金(Social Climate Fund),协助弱势家庭、微型企业,不被低碳转型所增加的成本、费用而压垮、淘汰。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认为,今年,将是全球对抗气候变迁「成败关键」的1年。当全球都在努力订定气候战略计划之际,台湾面对最重要的减碳工具之一—碳定价,也得加紧跟上国际脚步才行。

商业周刊17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