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企业明年开征 工总不满碳费喊价

碳费明年开征!包括中钢、台塑化等业者被征收碳费机率高。图为高雄石化工业区。(本报资料照片)

碳费明年开征!依环境部先前在碳费收费办法研商会的规画方向,2024年第一季公布碳费费率,2025年启动收费,征收对象为直接排放及间接排放合计2.5万吨以上的电力业及制造业,现有506家。征收碳费数额则要依2025年4月盘查登录的数额,并在5月底前申报碳费,研商会曾提及拟提供2.5万吨的免费排放额度。

环境部的「事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资讯平台」查询,截至2022年共有550间企业登录在碳盘查平台,但其中排放量合计达2.5万吨以上有506家,而因生产电力的直接排放可向使用者征收碳费,因此若再扣除电力供应业,实际达收取碳费门槛为482家,包括中钢、台塑化、中龙、中油、台塑、台泥、亚泥、台积电等业者被征收碳费机率高。

环境部气候变迁署署长蔡玲仪表示,碳费审议会可以决定为标准费率及达到指定目标的优惠费率,至于收费对象及计算等则由收费办法等决定,但皆在15日举行的碳费审议会向委员报告相关进度。

对环团碳费喊到500元,水泥大厂亚泥总经理李坤炎建议从100元起,渐进式方式课征,并且搭配免征额的设置;同时也应该针对进口水泥,同步课征碳边境税,让产业之间公平竞争。至于亚泥本身,已致力低碳水泥的研发推广。

石化公会更是反对碳费每吨500元,表示如此产业将失去竞争力,同时业界也反对拿掉企业的2.5万吨免征额度。因为石化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日韩中,碳费都比我们低,甚至大陆还只有碳交易市场而无碳费,韩国则是超过平均5年排放量才要课。

工总表示,碳费现在感觉很像是「喊价」,应该要有更合理的方法学出来,告诉企业为什么这样征收,且由低到高滚动式检讨。目前有些产业的科技,还无法让部分产业「有效减碳」,应该考虑维持一定的免费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