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特有种珊瑚 这2种列濒临绝种野生动物

福尔摩沙伪丝珊瑚族群,均少于200个群体。(林务局提供)

珊瑚面临灭绝危机,纳入濒临绝种野生动物。农委会昨(8)日预告「保育类野生动物名录」修正草案,将台湾新发现的特有种,福尔摩沙伪丝珊瑚、柴山多杯孔珊瑚,列为濒临绝种野生动物。

珊瑚礁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的浅海,是海洋中生物多样性相当高的生态系之一,又称海中热带雨林,生产力高,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福尔摩沙伪丝珊瑚主要分布于垦丁万里桐、台东基翚及兰屿椰油村海域,每个族群均少于200个群体;柴山多杯孔珊瑚主要分布于高雄西子湾柴山海域,少于50个群体。

由于前述两者珊瑚皆因自然扰动、人为活动与开发行为,栖地状况不良,经野生动物保育咨询委员会第10届第1次委员会议,决议将其自一般类野生动物调整为濒临绝种野生动物。

另外,在国际物种名录的也做了修正,参考华盛顿公约第15、16次会员大会最新修订附录,并检视国际贸易现况与国内市场流通情形,将部分爬虫纲自一般类野生动物,修正为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其中,与国内宠物市场较相关的有瑶山鳄蜥、缅甸蟒、猪鼻龟、日本石龟、眼斑龟、四眼龟、粗颈龜等。

保育类野生动物名录少有更动,前次修正已是在2014年7月,根据《野生动物保育法》,若滥采保育物种,情节重大者可处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