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康计划之父
(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今年是台湾光复75周年,在这3/4世纪的岁月中,我们曾创造了举世称羡的台湾「经济奇迹」──经济快速成长,社会贫富差距反而缩小,足证经济发展的成果为全民共享的特殊现象。这一傲人的成就,固应归功在行政院蒋经国院长领导下的团队,推动台湾十大基础建设;也应感谢蒋院长选拔脚踏实地的省籍精英谢东闵先生担任台湾省主席,来推动攸关一般庶民生活的农村地方建设,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根据〈礼运大同篇〉「大同世界」理想所设计推动的「小康计划」。谢主席提倡「客厅即工场」、「化杂草为牧草」、「妈妈教室」及「公墓公园化」等等措施,以谋达到消灭贫穷,扫除脏乱,建立安和乐利均富社会的目标。
际兹中国大陆将于明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脱贫进入「小康社会」之时,谢东闵主席50年前在台湾所推动的「小康计划」,更令人怀念,钦佩他的远见,感激他对台湾农村社会的贡献及对大陆所发生的影响。
根据曾任台湾省社会处长的赵守博资政于2004年在实践大学「纪念谢创办人东闵先生逝世三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所发表题为〈谢东闵先生小康计划的创意思维〉的论文透露,谢主席就任之初,台湾社会尚处在由农业社会逐渐转型为工业社会阶段,台湾农民家庭食指浩繁,尚多入不敷出的贫户,他想提出消除贫穷扫除脏乱的农村「小康计划」,当时政府高层有人深恐遭大陆方面利用宣传、台湾社会贫困不堪,对蒋院长就任推行新政有所不利。适当时美国詹森总统也推动「扫贫之战」(War Against Poverty),既然像美国这样富庶的工业国家都有贫穷问题,何况还是农业社会的台湾。谢主席在衡量主客观情势后,毅然大力推动「小康计划」,获得基层民众的热烈反应与普遍支持。
据统计,谢主席于1972年上任推动「小康计划」之初,台湾全省贫户人口高达39万人之多,6年后卸任省主席,已大幅减为1万2千人。成效显著,获得蒋院长的赞许,提名谢先生为他的竞选伙伴,当选担任中华民国第6任副总统。
谢主席的「小康计划」对消除台湾农村社会贫穷问题见效后,也引起当年大陆的重视。在胡锦涛主政期间,陆方曾多次派人来台观摩,实地考察台湾「小康计划」的实施情况,作为大陆脱贫、建立「小康社会」的参考。
谢东闵先生不仅是台湾「小康计划」之父,也是台海两岸共同推动大同世界理想的先驱。(作者为退休大使、全球和平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