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的空中巨兽:齐柏林飞艇

作者丨舍瓦琴科编辑丨历史国编辑部

红警玩家,一定对苏联阵营的基洛夫空艇不陌生,虽然速度慢,但是皮厚肉糙,升级过后,还能投下带辐射的炸弹,是游戏中,攻城拔寨的不二利器。而在现实中,真的有这么一款飞艇,可以长途奔袭轰炸,虽然服役的时间不长,却是人类空战史上的里程碑,只不过它和俄国乃至苏联都没什么关系,它就是德国人发明的齐柏林飞艇,在一战中,曾经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人类翱翔天际的飞行梦,长达数千年,终于圆梦,飞艇的发展,也有近两百余年的历史。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飞艇的雏形开始出现。法国人罗伯特兄弟于1784年制造了第一艘人力飞艇,虽然飞行距离有限,但标志着人类开始尝试空中飞行。工业革命过后,新的动力机器,被利用于飞艇之上。

1852年法国人吉法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艘软式飞艇,以蒸汽机为动力,实现了更远距离的飞行。19世纪后半叶:随着蒸汽机、内燃机等动力的引入,飞艇的飞行性能大幅提升。1891年,德国著名的飞行器设计师费迪南·冯·齐柏林开始研制硬式飞艇。

这种飞艇具有更坚固的结构和更大的载荷能力,为飞艇的商业化运营和更为广泛的运用,奠定了基础。1900年,世界上第一艘硬式飞艇试飞成功,标志着飞艇技术得以重大突破。

齐柏林勋爵在飞艇上的技术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齐柏林飞艇摒弃了传统的软式飞艇设计,采用了硬式结构。这种结构以金属骨架(如铝制龙骨)为支撑,内部隔离出多个舱室,并在每个舱室中放入相应的气囊,最后在艇身外面覆盖上艇体蒙皮。这种设计大大增强了飞艇 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承载更大的重量,飞行更加平稳和安全。

通过硬式结构的应用,齐柏林飞艇实现了大型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飞行器之一。这种大型化设计不仅提升了飞艇的载货能力,还显著延长了其续航时间和远程飞行能力。

注意,齐柏林还配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航空发动机,这些发动机不仅为飞艇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还通过精细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对飞艇飞行 姿态的精确控制。这种先进的动力与控制系统使得齐柏林飞艇能够在复杂的气象条件下保持稳定的飞行状态。

虽然齐柏林飞艇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氢气易燃易爆),但设计师们仍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其安全性。例如,通过优化飞艇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来增强其抗风压和抗雷击能力;同时,在飞艇内部还设置了多个安全舱室,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乘员的安全撤离。

1910年,德国成立了世界第一家航空公司——德国飞艇旅行公司(DELAG),开始利用齐柏林飞艇进行商业运输服务,包括跨城市观光和短途客运。齐柏林飞艇的成功运营,不仅证明了其商业价值,也为后续的军事应用奠定了基础。

飞艇被逐渐用于侦查与空中进攻,要知道,人类第一次空中投弹轰炸,还是一战前奥斯曼土耳其与意大利的战争中,意大利飞行员使用手榴弹往下面扔,而齐柏林这样的庞然大物,凭借其相对于当时的飞机来说,更大的载弹量带来了空领域的重大变革。

1915年1月19日,德国的两架齐柏林飞艇(L3和L4)对英国东部的大雅茅斯、谢林汉姆和金斯林进行了首次空袭,虽然损害有限,但标志着飞艇作为战略轰炸武器的首次应用,给当时战场上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人们也开始深入思考空军对于战争的影响与变革。

自1915年5月31日起,齐柏林飞艇多次空袭伦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15年9月8日的空袭,由L-3号飞艇实施,造成上百人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这些空袭极大地震动了英国,迫使英国政府加强防空措施。

到了1916年,齐柏林飞艇整年对英国本土空袭20多次,投下百余吨炸弹,造成近千人死伤,一度在英国民众中引发“飞艇恐慌” 。确实,齐柏林飞艇通常长达一两百米,最大直径接近30米,续航能力数百公里在当时已是极为出色。面对这样闻所未闻的天外来物,难免让人不寒而栗,英国皇家空军自然也不希望这样的恐慌持续太久,在加强防空措施之后,也想方设法改进战斗机的性能,以此对付来犯的齐柏林号。

最大规模的一次空袭发生在1917年10月20日,德国发出动了11艘巨型飞艇对英国进行轰炸。然而,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在英国防空部队与空军的严防死守下,四艘飞艇未能返回。在东线战场上,德国人同样计划使用齐柏林飞艇,轰炸沙俄的大都市圣彼得堡,然而在飞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俄罗斯严寒天气的影响,飞艇顶部积雪结冰,重量增加,导致飞行高度下降,最终发动机不堪重负而坠毁。

就这样一来二去,齐柏林飞艇在1917年前后的军事行动中损失惨重,德军再也没法派出成规模的齐柏林飞艇进行空袭,随着德国的战败,飞艇作为空袭工具,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等到世界大战再起之时,空中只有呼啸而过的俯冲轰炸机,再也不见齐柏林的身影。

然而,在一战结束之后,民用商用领域,飞艇却迎来了他的春天。20世纪20至30年代:飞艇进入“黄金时代”,各国纷纷建造大型飞艇用于民航与商业领域齐柏林飞艇在这一时期成为跨大西洋航线的重要交通工具,极大地推动了飞艇业的发展。

要知道,当时大型飞机还没有出现,而飞艇运载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不在话下,飞艇舱内,也可以进行华丽的装修,吸引上流社会出游,加之飞艇的速度很难超过每小时两百英里,用作空中观光是再好不过的选择,那十多年间,飞艇成为了主要的空中运载工具。1929年德国制造的“格拉夫·齐柏林”号飞艇成功完成环球飞行,进一步证明了飞艇的远程飞行能力。

齐柏林飞艇所在的公司,更进一步,以时任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的名字命名,推出了“兴登堡”级飞艇,性能优越,先后17次完成跨大西洋飞行,伦敦、洛杉矶甚至里约热内卢,都是这款飞艇的落脚之处。它还多次飞抵南美洲其他地区,稳定性也非常值得称道,据说起飞的时候,放置钢笔在舱内桌上,钢笔都可以纹丝不动。

不幸的是,在1937年5月,一次尝试洲际飞行的起飞过程中,”兴登堡”发生了火灾,半分钟之后便坠落地面,飞艇上乘客与乘务员共计80多人,有36人在这次事故中丧生,从此,大型飞艇的黄金时期也就此终结,随着大型飞机的发展,飞艇的稳定性与实用性,越发显得相形见绌,慢慢被淘汰,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幸运的是,没有像第三帝国一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飞艇在今天,能够使用新的能源,依然有其独到的使用价值,观光飞行、航空摄影或是气候探测,这个老古董在新配件的帮助下,依然有着用武之地,这非常让人欣慰。

齐柏林飞艇,是人类航空史上昙花一现的空中巨兽,正是有这些短暂而又闪耀的发明,成为了人类航空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与垫脚石,当我们的征程变成宇宙与星辰大海的时候,这些人类航天追梦途中的老伙计,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向《历史国》投稿,请加编辑微信qq119298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