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陸「分4年、動用1兆美元」救房市 IMF建議遭拒絕
国际货币基金(IMF)2日建议中国政府,未来4年每年以GDP的约5.5%、亦即近1兆美元资金,直接用于建成并交付未完工的预售屋,或向购屋者提供补偿。路透
国际货币基金(IMF)2日建议中国政府,未来4年每年以GDP的约5.5%、亦即近1兆美元资金,直接用于建成并交付未完工的预售屋,或向购屋者提供补偿。但IMF中国执行董事张正鑫却指此举并不合适,因为可能导致预期心理,造成「道德风险」。
华尔街日报引述道琼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报导,指中国当局反对IMF这项房市救市计划,削弱了外界对中国采取更有力措施重振房市的希望。
根据报导,IMF工作人员在2日发布的报告中,建议中国政府提供直接资金,「建成并交付未完工的(房屋)预售案,或向购屋者提供补偿」,并认为中国政府还可考虑,将一些不可行的房地产建案,转为保障性住房建案。
报导指出,报告指出,中国中央政府的这类支持,应作为「一次性措施」提供,以避免外界认为这是在救助房地产开发商。报告并补充说,「资产应以足够低廉的成本收购,以支持应在某一日期前预售完毕,且无法透过市场融资完工的房屋」。
据IMF估计,如果实施这项计划,4年内每年可能耗费中国国内生产毛额(GDP)约5.5%。而据华尔街日报以2023年中国的GDP计算,这意味着需要近1兆美元(约新台币32.6兆元)的资金。
报导指出,「中国政府一名代表」(指张正鑫)对IMF的建议给予反驳,并主张以市场化方式解决中国大量的烂尾楼问题。张正鑫表示,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财政支持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可能导致外界预期政府「未来会出手救助」,进而造成「道德风险」。
这项报导认为,尽管IMF的提议已被中方驳回,但IMF对救市计划所需资金的评估,暗示着中国领导人在结束房市危机上面临重大挑战。房市危机已成为中国这个世界第2大经济体的主要拖累因素。而事实证明,中国政府至今推出的救市措施,不足以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