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机场综合管理能力迫在眉睫
中小型机场是航空运输业发展的主力军,但目前,安全基础、服务水平、人才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提升综合管理能力迫在眉睫。
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中小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安全总监舒明江说,中小机场坚持稳中求进,对构建全国民航安全命运共同体,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中小机场紧扣机场公共基础设施定位,提升机场通达性,‘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得到推广;深度融合出行上下游及周边资源,创新发展模式,盘活存量资源,激活航空市场潜力;扩大国内通程航班服务范围,推行中转服务便利化,切实承担‘基本航空运输服务计划’,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机场设备管理,是保障机场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中国民航局机场司标准资质处副处长郭竟成介绍,今年8月份,R5版《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通过交通运输部2024年第10号令正式颁布,这版《规定》优化了机场设备目录的发布方式,增加了机场设备经营要求,明确了新型设备检验准入的路径,规范了设备交付与验收标准,强调了机场管理机构与使用单位的责任义务,并建立了行政处罚后的信用公布机制。
据悉,新版《规定》不仅强化了民航行政机关的监督职能,明确制造商、检验机构、经营单位及使用单位的法律责任,还将进一步提升机场设备从研发制造到经营使用的管理水平,对促进行业有序发展、规范设备市场秩序、保障航空运行安全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对于所属中小机场运行保障资源不足、专业队伍建设滞后、应急处置能力薄弱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郭涌介绍,该集团通过实施全方位、全系统、全要素的“干支联动”战略,在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实现对中小机场的集中管控、集聚赋能与集约发展。通过配载流程标准化和地面保障全链条科技管控,有效减少支线机场配载人员,降低了人力成本。
“我们正在以创新管理工作平台,进一步丰富中小机场管理方法。”西部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段克明说,该集团全面完成适航维修业务整合,垂直接管中小机场维修业务,实现安全、业务、资产、队伍管理“四个统一”,促进中小机场适航维修保障能力提升。结合不同地区业务特点和发展需要,研究推进远程塔台、集中气象预报、集中情报服务、多机场运通一体化运行等管理模式创新。随着集团支线机场航班管理及运行调度系统、机场智慧能源监管平台等信息系统的相继投用,中小机场安全管理数智化水平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驱动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民航局“干支通、全网联”已成为实现供给创造需求、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的有效手段。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紧密联系干线机场,尽早形成优势联动”的综合管理思路。湖北机场集团总经理助理孟立华说,该集团正在积极优化中小机场的航线网络,与干线机场形成优势联动。通过开通精品通程航线、加密直飞航线等方式,不断提升中小机场的通达性和吸引力。
在实现低空经济和中小机场相互赋能方面,浙江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安全质量与运行管理部总经理陈明荣介绍,集团以低空管服平台和中小机场空管融合发展为切入点进行探索,计划通过组建空管公司,实现中小机场、通用机场、低空飞服等空管类业务的统一管理,以此助力集团中小机场和低空产业的安全协同发展。未来,将进一步探索远程指挥等新技术运用,实现整体效益的提升,拓展运输机场的通航功能,探索中小机场更多的低空应用场景,实现低空和中小机场效益的双提升。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资本运营与创新业务部胡喆说,公司所属的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推出了为机场、航空公司、地服公司等多方主体提供费用归集、数据整合、账单核对的统一平台,该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各方共识的对账凭据和账单,因其具有不可篡改等特性,能为机场与航空公司等主体提供实时、透明、可溯源的对账功能。未来,将与合作伙伴共建安全、高效、互信的民航发展新生态。 (经济日报记者 崔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