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蓝色通道 点线面织密物流网

繁忙的天津港。

「天津港的服务功能完善、口岸通关效率高,近年来我们和天津港物流发展公司的全程物流合作更加紧密了。」长城汽车股份公司国际物流部负责人表示,现在公司每月发往国外的货量,从原来的100标准箱增长到200余标准箱,综合物流成本明显降低。近年来,为更好发挥天津港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天津市大力推进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目前效果已逐步显现。

天津统筹区域和港航发展大局,积极构建以无水港为点、以铁路公路为线、以整个腹地为面,「点线面」相结合的物流网路。在去年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慧大会上,北方国际航运研究院宣布成立。此举填补了天津在国际航运专业研究领域的空白,进一步提高了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的决策水平。

建5个航运服务集聚区

近些年,天津市高水准建设小白楼、东疆、于家堡、北疆南疆、航空物流区五个航运服务集聚区。进一步完善航运服务体系,提升船舶运输等传统航运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保理等高端服务业,吸引更多航运企业、金融机构、海事法律组织来津落户。

东疆保税港区的融资租赁业领跑全大陆,航空租赁、国际船舶租赁业务持续增长,医疗、新能源、汽车等新兴租赁业务也加快布局。多家知名航运物流企业以东疆为平台,进入航运高端业务市场。

东西双向 陆海联动

2018年6月,首列搭载着太阳能玻璃等出口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由安阳出发,顺利抵达天津港。至此,天津港集团公司打通了第二条与中原地区紧密连接的多式联运通道,为天津加快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和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提供有力的支撑。

2018年8月,载有3300吨首钢冷卷的「宝迪」轮靠泊天津港码头,标志着天津港「水上巴士」内支线首航成功。该专案降低货物集港运输成本,有效促进重型柴油车减排,并且发挥货源聚集效应,增强了航线优势。

海阔天高,大有可为。到2020年,天津港将基本形成体系结构合理、内外衔接高效、通道便捷畅通的立体综合港口集疏运体系;机场基本建成区域枢纽机场和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实现自贸试验区口岸监管服务功能复制推广,基本建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口岸监管体系;建成全球重要的航运资源配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