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总工会打通服务“最后一米”:流动车,暖心房

原标题:天津市西青区总工会打通服务“最后一米”——(引题)

流动车,暖心房(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玺 通讯员 程志会

“银耳粥真甜”“服务真好”“工会关心我们户外劳动者,感到很温暖”……在天津市西青区总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流动车上,记者翻开“情系职工 真情服务”留言簿,众多户外劳动者的肺腑之言映入眼帘。

为了“零距离”服务户外劳动者,西青区总工会成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流动点,将服务车开进建筑工地、物流园等户外劳动者聚集地,让他们处处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流动车”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1月30日上午9时30分许,记者跟随贴有“西青区总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流动点”布标的中巴车,来到西青道奥森物流园附近。

停车后,“流动车”值班员、西青区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干部王蓓蓓和司机师傅一起将春节福字礼包、银耳莲子粥等物品又整理了一次。

随后,王蓓蓓下车热情地招呼不远处的货运司机和环卫工人:“大哥大姐,你们到车上暖和暖和,喝点银耳粥,咱们工会还准备了春节礼包,都是送给大家的。”“好的,我们忙完就过来。”大家高声回应。

上午10时,第一批户外劳动者走进“流动车”。王蓓蓓一边熟练地将银耳粥装杯递送给他们,一边与他们唠起家常:“这是咱工会为大家设立的流动服务点,欢迎你们常来。你们有什么需求,或者你们遇到了困难也可以和我们讲。”

“寒冬腊月里,喝上一杯热乎乎的银耳粥真是暖身暖胃更暖心”“还有这大红的福字和春联,咱工会‘娘家人’想得就是周到”……坐在暖和的车里,喝着银耳粥,环卫工刘春来和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为了打通服务户外劳动者“最后一米”,2022年6月,西青区总工会将一辆中巴车改造升级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流动点,让服务站点从固定变为流动,成为西青一道独特的风景。2023年“流动车”增至两辆,为奔波在外的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以及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送去更多贴心服务。

如今,两辆“流动车”已成为西青区众多户外劳动者经常光顾的“打卡”地。截至目前,流动点累计出车521辆次,服务户外劳动者2万余人次。

拓展服务半径,延伸服务链条

“我是货运司机,听说工会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的服务种类很多,我想了解一下。”正在兴达物流园附近等活儿的货运司机王明川看到“流动车”,走上前咨询。

得知王明川的来意,王蓓蓓把入会手册展示给他看,同时向他讲解工会大病救助、普惠服务等政策。

据介绍,西青区总工会不断拓展服务半径,延伸服务链条,在“流动车”上增设电子书屋、宣传展台等,提供大病救助、健康义诊、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一“车”多能。

在“流动车”里,空调、冰箱、饮水机、微波炉、充电设备、急救药箱等物品一应俱全,确保户外劳动者“累了能休息、吃饭能加热、热了能乘凉、渴了能喝水、手机能充电、轻伤能处理”。

西青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张一谋说,区总将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流动点纳入三级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按照“职工服务中心有什么,服务站点就有什么”的原则,高标准建设服务站流动点。

为了帮助户外劳动者减压,西青区总工会联合天津师范大学,遴选心理学教授、心理咨询师等10余名专业人员,组建工会职工心理服务师资库,定期在“流动车”上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常态化开展送温暖、送清凉、送文化等活动,让“流动车”成为广大户外劳动者的“暖心房”“凉亭”“补给站”。

“今日我当班” 面对面服务劳动者

“我每个月至少要来‘流动车’值班一次。刚开始大家并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都远远地望着,不上车。”王蓓蓓说,“我们就主动走下车,来到户外劳动者身边,发放宣传资料,向他们讲解‘流动车’的服务内容,一来二去,大家都愿意来歇脚。”

在服务大家的同时,王蓓蓓也颇有成就感。“前不久腊八节那天,我们特意熬了好几桶腊八粥送给户外劳动者。一整天,虽然冻得手脚冰凉,但我的心里却是暖暖的,也充满了干劲。”

按照“一线职工在哪里,工会干部就要跟到哪里”的原则,西青区总工会依托“流动车”转变工会干部工作作风,完善值班制度,制定值日表,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跟车,问需劳动者。

通过“今日我当班”蹲点方式,西青区工会干部走出办公室,走到劳动者身边,面对面沟通、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关爱广大户外劳动者。

“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流动车’服务内容和形式,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紧急救护等方面服务,打造灵活机动、功能多元的职工服务阵地,通过流动站点传递党和政府的关爱以及工会组织的温暖。”张一谋表示。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