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忽晴忽雨 台南文蛤、白虾池损失惨重
近来天气变化剧烈,台南文蛤受损严重,渔民随意捞起一批,有6成都只剩空壳。(张毓翎摄)
台南白虾收成也减少,有的甚至体色变白、变红,明显是生病死亡。(读者提供/张毓翎台南传真)
白天酷热,一会儿又突然乌云密布,下起滂沱大雨,让人防不胜防,大起大落的气温,文蛤、白虾「冻抹条」,近来台南沿海鱼塭传出文蛤死亡、白虾生病的情形,有的文蛤池收成量只剩4成,养殖业者摇头直叹,去年面临干旱,但天气大致稳定,反观今年变化幅度剧烈,对他们来说是个大挑战。
台南学甲黄姓养殖业者指出,白虾每年3月初开始放苗,2个月半至3个月就能捕捞采收,提早放苗的同业近来陆续采收,捞起来却发现,虽然产量好、维持正常水准,但很多只看起来病恹恹,有些甚至体色变白、变红,明显是生病死亡。
黄姓养殖业者提到,遇到这种情形,如果是与其他鱼类混养的白虾池子,可以投益生菌或石灰,以利调整水质;若是专养的白虾池,就得赶紧把池子内剩余的白虾,全部捕捞起来,并重新换水、放苗,否则过几天,整池的白虾容易全部死光光。
天气影响,养殖文蛤的渔户也损失惨重;台南北门李姓养殖业者说,每下一场大雨,文池水咸度产生落差,前几周早晚温度变化极大,水质改变,文蛤无法存活。目前收购价格好,但疫情因素,市场需求降低,盘商不愿意来产地收购,文蛤只能一直放在池子里,才不幸遇上这种「歹天」。
为了解损失程度,李姓养殖业者今天实地从池中捞起一批,他说,里面64颗文蛤,其中就有42颗只剩空壳,仅22颗幸存,这些文蛤都已养殖1年,眼看收成恐泡汤,这下真的无语问苍天。
台南市政府农业局渔业科长吴国霖表示,每年季节之际,对水质环境敏感的白虾、文蛤,容易受影响而生病死亡。市府目前未接获渔民反映因天灾引起的灾损,若有养殖技术面等问题,可以媒合农委会水试所、市府动保处予以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