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上的魔术师》不是单纯卖回忆的剧情片 儿童视角让世界变得不一样
● 雪影/爱戏剧、好动漫,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因为看到台湾总统蔡英文的推荐,引起了笔者对台剧《天桥上的魔术师》的兴趣。
剧组花了约8千万台币还原了80年代西门町的中华商场,相信一定唤起一些观众的回忆。
故事以吴明益作家的同名小说为蓝本,诉说着关于「消失」的故事,而电视剧首集甫一开场的台词已经很有深意:
「魔术师说,因为它不见了、消失了,你才会记得它曾经是你的。原来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
这让笔者想起蔡英文发表过:「自由就像空气,你只会在窒息时,才会察觉到它的存在。」
事实上,人生中可以消失的实在太多;在长大的过程中,物品、文化、情感、语言、甚至人,也渐渐在我们不知不觉间消失,直到蓦然回首,才发现再也抓不住了。
首2集剧情节奏不算快,情节比较像日常生活,风格亦奇幻,不是一般单纯卖回忆情怀的剧情片,可能会让部分观众觉得没重点,甚至觉得闷,但对于魔术师(庄凯勋 饰)的身份与能力,笔者还满感兴趣的;加上小演员们的演出极为生动自然,以小孩视角去带出这个故事还颇有趣的,特别是小孩独有的误解与恐惧经历,让人会心微笑。
笔者虽然对中华商场没有特别感情,但从角色互动的关系,剧组用心准备的道具(卡式带、游戏机、「打小孩、打扫都好用」的鸡毛撢子、「聚宝盘」克宁奶粉罐等),还有旧时代常发生的事(老师体罚学生、父母要工作让孩子自己在商场蹓跶耍乐、左邻右舍爱聊别人的八卦、邻人打骂孩子也会听到、但又会守望相助等等),都可以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情怀。
因此,即使没经历过80年代,或没去过中华商场也没关系,毕竟情怀大致是一样的;除非是不喜欢奇幻风格或(暂时)没甚么爆点观众,倒可能会不喜欢。
其实《天桥上的魔术师》还让笔者想起香港电影《岁月神偷》,两者都是怀旧作品,主角一家也都经营鞋店,而且主角家都有一对年龄差距有点大的兄弟,亦同样以小孩视角去看世界与说故事。
▲ 《天桥上的魔术师》引领人回到80年代时光。(图/公视、myVideo提供)
(下有剧透)
从小孩视角出发的好处是,世界会变得不一样,因为小孩有着一知半解的理解,也有着愿意相信愿意幻想愿意造梦的心态,才会看到成人看不到的事物 — 例如对99楼的想像,「割鸡鸡换机机」的悲惨趣事等。
剧中有3幕笔者特别喜欢:
第1幕是菜刀陈的儿子「失而复得」,即使菜刀陈被儿子砍掉了耳朵,得知儿子饿了好几天,他说的是「好了,没事了,回家吃饭」,简单的一句话,充满浓浓情谊;只要儿子能平安回来就够了。
第2幕是小不点(李奕樵 饰)的小黑人在下雨时「受伤」了,小不点一边「照顾」小黑人一边落泪。对于其他人来说,小黑人可能只是一张纸,但对小不点来说,他也许是珍贵的朋友,是努力的成果,是精神的寄托。
第3幕是小不点跟随魔术师到天台去,平日常打骂他、骗他「四舍五入」,又疑似偏心哥哥的点妈(孙淑媚 饰),在儿子「消失」后才紧张;这是不是一种「消失才存在」?
▲ 《天桥上的魔术师》出动200人共跳大排舞 。(图/公视、myVideo)
最后,特别想提一下剧中那幕奇幻的舞蹈,与电视上蒋介石军队互相交织的场面,还真的颇有心思:舞动的演员们跟电视上的军人同样做着敬礼的动作、演员们的舞步又跟军人步操的动作此起彼落,最后魔术师的拉炮声同时对应了军队的枪炮声。
有趣的是,在笔者看来,像是催眠了众人的魔术师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是暂时让大家作梦而已」。
所以呢?是明明危机四伏,但却仍旧歌舞升平的意思吗?还是另有所指?让我们看下去。
「世界上最厉害的魔术,就是把人的烦恼藏起来;把已经消失的东西变回来。」
热门点阅》
► 魔幻台剧《天桥上的魔术师》还原80年代场景 找回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天桥上的魔术师》「没重点」是最大魅力 汇集中华商场集体回忆
► Netflix夯剧《薛弗西斯的神话》曹承佑X朴信惠 开场如科幻灾难片
►《薛西弗斯》Netflix前3!朴信惠&曹承佑 将陷入无限循环?剧名泄玄机!
●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雪影剧场」脸书专页,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