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想换工作?大老板严凯泰的成功哲学 4个系统性架构脱离无目的探索

文/刘教授 图/达志示意图、橙实文化

消化吸收不断学习,内化思维形成知识「跌跤也是一种学习,但不要天天想换工作,毕竟滚石不生苔。」 ―严凯泰

我们并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任何事情的开始都是透过学习,开始可能是透过旁人教导或是从书本、网路等地方学习到很多知识,我们要试着去消化、吸收了解知识。当我们学会之后可以跟别人分享,他人不会的地方我们可以教他,我们不会的地方也可以向别人学习,当我们具备好基础知识后要试着去应用,检验是否具备该项能力,而不是只会基础的理论,却在遇到问题时无法解决。

在我们真正了解这个知识及有办法有效应用的过程就是内化, 我们会在这段期间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也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关于它的思维。最后我们可以将我们拥有的知识及能力传授给他人,透过我们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就算只是精神上的帮助也是好的开始,代表我们先前的学习没有白费,我们还能够有效的帮助到他人,可谓一举两得。

严凯泰强调:「不是要年轻人一开始就选定工作,但不要对每个工作都不满意,天天喊『我要换工作』,『时光稍纵即逝, 你可以Try, 你可以 Fight』, 但不要天天不断的选择,『这很可怕』。」

在找到兴趣之前,我们会接触到各种不同领域,可以不断的学习,但是要在摸索后选定一个方面进行加强,而不是每个都尝试,但是每个都没有办法做得很好,毕竟滚石不生苔,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的话,做事相对没有动力,也无法坚持,你也无法进步,更不用说是成功,所以在选定方向之后要去吸收、消化知识,不会的地方可以向别人请教,直到融会贯通,能学以致用,在脑中形成知识,变成属于我们的东西。

在精进的过程中,设立好目标,让我们能够有动力继续前行。如何乐在学习、乐在工作、乐在生活、乐在生命,也可以衡量自己的
一生,我们可以学习严凯泰的风范及内涵,及可以传承严凯泰宏观的理念及想法,所以我将严凯泰传承给我们的观念、精神及人生的目标整合为本节中洞悉力的第四个阶段:消化吸收不断学习,内化思维形成知识,为了达到这个远程的阶段,我认为阶段的完成必须要拥有系统性及思维性的框架或学习的架构才能让读者脱离漫无目的探索,及没有人生目标的生活,期许这个框架或架构能带给读者创造整体的观念及整合性的思维,在这个洞悉力第四阶段的框架如下。

1、消化阶段:

学习是在前进路上必经的过程,我们会从书本上、课堂上、网路上获取各种新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在学习之后去消化这些学识,并将其吸收进我们的大脑中。大多数的人都会为了丰富自己的内涵拚命地学习,但是当遇到考试或测验时,却发现无法发挥,认为可能是自己读得不够多,便继续阅读更多的内容。

但其实不然,我们要在学习之后确认自己是否真的了解所学、是否真正吸收进去,考试及测验能帮助我们清楚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学会了。无论是从哪里学习到,若是只有听到、看到很多知识却不了解它的含意是没有用的,要在充分理解后,吸收、 消化进去,才会成为对我们有价值的新知识。

严凯泰曾说:「 读一本书就是一个种子的萌芽,每读一本书,都应该去吸收它的精髓、它的内涵。」

我们在学习任何事物的时候都应如此, 对每个知识点都充分的了解, 要明白自己是否真的学会了,并且能够融会贯
通, 以自己的方式消化它们,才是真的将这些学问完整的吸收到它的精髓及内涵,真正的拥有这些知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你看到、 听到多少,而是你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真的明白这些知识带给你的东西以及它们的意涵是什么。

2、互化阶段

在学习的时候,跟他人讨论也能很好的帮助我们更加了解所学。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自己不擅长的方面要虚心地向他人请教,补足自己的短处;自己有能力的部分则可以跟他人分享,不要害怕被他人超越,有人在你的前面会更有奋斗的动力,若是前方没有目标
便会止步不前,停留在原地,也无法让自己变得更好。不吝于分享是美德,除了能让自己拥有更多能力,也能使他人进步,而这个相互交流、竞争、共同成长的过程就是互化, 既助人又助己的行为,何乐而不为呢?

2014年时,当时的台北市长候选人连胜文,曾向严凯泰请教电动车产业相关问题,他大方地回复连胜文的提问,也给出许多建议,并给予他鼓励与支持。面对他人请教自己擅长的领域,严凯泰不吝啬于分享,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教导他人,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在受到外界的批评时,他也是虚心地接受指教,不会选择逃避,在深受巨大压力的同时,他没有选择逃避,甚至是把负面情绪压下来,静下心来与外界及身边的人交流。他不只在精进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他也在努力让大家能够一起成长、
进步。

3、活化阶段

在经历过学习阶段,将学习到的事物真正地吸收、消化,并向他人请
教学问或是与他人交流后,要懂得如何去应用所学,达到学以致用。如果只有吸收新知,但是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不知道该如何应用的话,先前所做的努力也只是无用功,所以我们要试着去应用所学,可以透过说、实际操作、考试等方式,来检验是否真的学会了以及能不能运用在生活或是工作等地方。因为在应用的过程中,学习到的东西会先在我们脑中转换成我们的思维模式再传达出去,像是说话前会先经过思考再将其转变成我们自己的风格来陈述,而不是像背课文般生硬的转述。在大脑运转的同时,印象也会加深,我们也能够了解该如何应用于各个方面,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严凯泰平常会观察、 收集各方面的资讯,好让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够随
着社会的变动做调整,以迎合大众的喜好。他在一段采访中表示到,他会买一部最贵的车来做比较,别家好的地方就学习起来,如果是自家好的地方那也不坏,他想给的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他也会研究衣服,像是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服饰代表,他认为这些观察的对象和社会的变动有关,社会的变迁会间接改变大众的需求。他还会研究不同世代的消费群,试着因应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将观察到、学习到的应用在商品上,针对消费者做出改良。

我们可以看到严凯泰在学习后不会止步于吸收资讯而已,他会针对不同的需求去应用在各个方面,真的去改善自己不好的地方,再去向他人学习优良的地方,去了解为什么别人在这方面的表现更好,亲自去比较,把自己放在消费者的视角,亲身体会消费者的感受,再将总结出来的
结果良好地去应用。

4、内化阶段

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内化,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思考方式,它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观点,决定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应对。我们要把学习到的东西,无论是知识、技术或是能力,转换成大脑所使用的方法,并且归纳进思维模式,让我们可以更好的运用这些知识,避免出现矛盾或是无法正确判断的现象。

在经历了前面的阶段后,除了学会如何运用外,我们还要把学到的学问、能力等东西与过去的经验做结合,在脑海中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在过程中内化自己。听别人传授知识并吸收的过程是消化;与他人交流的互动过程是互化;听得懂且知道怎么运用是活化;经过一次次经验的累积,念通了也有办法自己去达成、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过程才是内化。

严凯泰对待工作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及思维,他创造了「WIN 焕新战略」, 其中包含了三个 WIN,第一个是「Wow experience」,希望员工在第一线倾听顾客需求,掌握市场利基、创新客户体验;第二个是「Intelligent
Technology」,要深耕智慧科技,持续建构差异化利基;第三个是「Platform
+ Network」,透过网路服务,结合车辆平台,创造超越消费者既有认知的差异化价值,并且期许员工能打破既有的思考模式,以新的思维去创造差异化价值。他告诉员工自己想使用的方式,以明确的做法、目标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去实现、 操作,改变过去既有的思想,形成一套属于裕隆集团员工们的思维模式,以新的方式让集团成长,走出新的方向。

5、外化阶段

内化是透过学习的过程,把知识与经验做结合,归纳进我们的思维模式,形成一套标准、 原则,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外化则是透过外在的行为,将所学向外输出,以自身能力间接帮助到他人,进而带给社会良好的影响。举例来说, 作家写书的原因可能是为了传达知识或是正向的价值观给大众,以自身的经验规劝他人、引导他人找到正确的方向,甚至让读者在看到书中的内容后,从模仿渐渐地变成拥有自己的思维、行为模式,去从事正确的事,透过实际行动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个写书的过程就属于外化的一种,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能力或技术等向外输出,让更多的人受益,让自己不藏私 在有能力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帮助到他人。

陈文茜在脸书上悼念严凯泰,分享他生前做过的许多善事,包括:捐款帮助齐柏林导演还清债务、补贴在值勤时发生意外的警察、救助因火灾
失去双亲的孩子等。他始终都在默默帮助别人,不求回报的行善,这正是所谓的外化行为,因为自己先前的努力收获了许多果实,拥有成就,但是他没有因此而骄傲自大,更不是为了积德才做善事,纯粹是出自于内心想要帮助别人,希望大家都能过得好一点,尽自己所能的在帮助他人,做好事而不留名。

霍桑效应

著名的实验「 霍桑效应」,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社会及心理因素带来的影响远超过外在的诱因,员工若是积极的,生产力会提高,以及适时的赞美可以激励员工。单纯改变工作条件与工作效率提升没有直接关系,像是薪资福利或是工作环境等物质上的条件有一定的限度,员工的满足感在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不愿再继续奋斗下去,但若是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员工,并且采纳他们的意见或是适时的给予鼓励及赞美等心理因素,反而会增加员工工作上的动力,更愿意努力完成工作, 提高自己的能力及效率,也会愿意追随老板的脚步、 敬重老板。

每位公司员工在听到严凯泰不敌病魔逝世后,内心都感到十分哀痛,他不仅做好事不留名,身为裕隆集团董事长却非常照顾员工,他曾说过:「 带人要带心」。

裕隆前员工李奇岳分享,他当时身为一个小员工,在集团的颁奖典礼上担任工作人员,严凯泰在典礼开始前特地到后台与大家寒暄,并拍拍员工的肩膀说到:「大家辛苦了!」致词时也鼓舞员工的士气,给予大家鼓励,完全没有大老板的架子。由于从小的经历,他以好的方式回报他人,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下依然能够虚心地接受指教,亲自去体会消费者可能的需求,将所学学以致用,并以有别于以往的方式,让员工抛开过去的思想,转换新的思维模式,以一颗善良的心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对待员工也是如此,替员工着想、采纳大家的意见,甚至主动关心员工,也因此员工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更愿意为了公司努力,将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小启示】

1、跌跤也是一种学习,但不要天天想换工作,毕竟滚石不生苔。

2、在精进的过程中,设立好目标,让我们能够有动力继续前行。

3、读一本书就是一个种子的萌芽,每读一本书,都应该去吸收它的精髓、它的内涵。

4、经过一次次经验的累积,念通了也有办法自己去达成、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过程才是内化。

5、带人要带心。

书名:人生做对选择,好事就来─成功者才知道逆转人生的20堂课

作者:刘教授

经历:中央大学财金所硕士、中原大学商学博士财务组,学术专业及研究发表多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不动产专题等研究。

出版社:橙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