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没了?山东10万编制转企业 专家示警:未来更多省份会改革
▲大陆地方财政吃紧,多省市开始进行精兵简政。(图/CFP)
记者郑思楠/综合报导
大陆地方财政紧张,多省市开始精兵简政,山东近日启动省属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全面改革」,转制后工作人员将由事业编制,转为一般企业员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坦言,山东省会为其他省分探索事业单位改革提供方向参考,「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事业单位改革具有示范效应,未来会推动更多省份加快事业单位改革。」
大陆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国企编制,往往被视为「铁饭碗」,是最为稳定的工作岗位,一旦入编,就不会轻易被辞退。近年失业率高,考公、考编人数逐年递增。此前,黑龙江、湖南、湖北、云南、安徽、内蒙古多地早前都已开始精兵简政。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0部门近日印发《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意见显示,彻底解决原事业人员去留与身分问题,转制后的企业将收回所有事业编制,原工作人员也将从省编办的实名制名单中剔除,并与新成立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正式成为企业工人也就是「合同工」。
通告指出,上述做法不仅能稳定和顺利实现事业单位到企业的平稳过渡,还能有效减轻财政负担,同时借助企业的自主运行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
据《金融界》报导,山东省近日宣布启动省级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全面改革,涉及约10万名事业编制人员,这项重大措施将彻底改变长期以来事业单位「铁饭碗」的局面。
据《澎湃新闻》报导,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说,山东省摸索的试点方案,也会为其他省份探索事业单位改革提供方向参考,「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事业单位改革具有示范效应,未来会推动更多省分加快事业单位改革。」
「目前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到新的阶段」,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钟辉勇说,在目前地方财政面临压力的情况下,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也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更为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