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别人吸鼻子、清喉咙、接吻就暴怒恐慌?可能得了这种病

「恐音症」患者听见生活中的声响容易暴怒或恐慌,音源来自家人时往往会令患者自我感觉很不好。(示意图/Shutterstock)

台湾高雄市本月15日发生一起凶杀命案,嫌犯行凶动机疑是噪音纠纷,一名立委参选人认为可能与「恐音症」有关。此症患者易因生活常有的声响而发怒或备感痛苦,吃面条稀哩呼噜的声音,也可能是吸鼻子、清喉咙、咳嗽、指节喀喀作响的声音,甚至是情侣接吻发出的声音,都有可能「触发」强烈反感,而且有这种困扰的人远比大家想像中还要多。

英国《每日邮报》报导,研究人员发现,英国每5人就有1人受到恐音症(misophonia,也译作恐声症)之苦。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博士研究员葛雷格里(Jane Gregory)说,恐音症发作时的感受不仅仅是因为声音而恼火,在无法摆脱令他们不快的声响时,会出现无助、受到束缚的感受,「罹患恐音症的人往往因为自己产生的反应而产生负面的自我感觉,声音来自于亲人的情况更是如此」。

葛雷格里最近出版有关恐音症的新书,探讨这种现象的成因、如何帮助苦于此症的人们。写作动机来自于葛雷格里今年3月主持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调查772名参与者发现,将近5分之1患有恐音症,而且男女同样常见,均龄43岁。18.4%在生活之中受到严重影响,已成人生负担。不过,只有问题特别严重的患者才需要接受咨询以求改善。

这项研究也辨识出恐音症的「危险讯号」,协助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这种问题的人辨别。在听到正常的呼吸声、吞咽声的时候感受到压力,很可能就是恐音症患者。患者通常会产生「不是战就是逃」(fight or flight)的反应,引发怒气或想逃开的情绪。人们发出的窸窣声、咀嚼声、喷嚏声,还有时钟滴答声、汽车引擎噪音、原子笔按压声,也可能触发反应。

问卷列举37种常见噪音触发源与25种反应,未罹恐音症者多半会因为某些特定噪音而心生不快,但恐音症患者反应更为强烈,例如痛苦、愤怒、恐慌。研究发现,仅2.3%受访者自认患有恐音症,听说过此症的人仅占13.6%。

研究论文作者之一、伦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维托拉图(Silia Vitoratou)说,研究显示大多数恐音症患者不知道要用什么病名描述自己的感受。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 ONE)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