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降温了没?
图╱本报资料照片
主要地区通膨的变化
近月物价涨势渐缓,通膨压力渐减,但何谓涨势?必须定义清楚,是跟上月比,或是和六个月前比,或是和去年同月比,很有讲究的,然而不同的比法,涨势都不一样,在这么多的数据里,我们如何判断通膨降温了没?
各国认最坏时间已过
一般说来,为避免季节因素干扰,都会和去年同月比,这比出来的数字称为年增率,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年增率又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通膨率(inflation rate)。目前大家认为通膨已降温,很大一个原因是各国通膨率逐月降低,以台湾而言,6月降至1.7%,美国也降至3.0%,欧元区同样也降至5.5%,别看欧元区的通膨率还这么高,这可是去年初俄乌战争以来最近17个月最低,因此各国官方会认为通膨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然而,诚如我们先前所说,CPI可以和去年比得出一个数字,也可以和一个月前比得出另一个数字,年增率降温了,那月增率的情况如何?以台湾而言,消费者物价已连跌两个月了,美国虽尚未下跌,但也仅微涨0.2%,欧元区也只有小涨0.3%,与先前的涨势相比,已是小巫见大巫,因此从月变动率也可以发现各国物价涨势正在收歛。
当然,一个月的数据变化有可能只是偶发现象,未必代表趋势,为了解是否已出现通膨降温的趋势,我们可以循三个月的移动平均观察一下,台湾今年4~6月平均月涨幅是0.08%,呈逐月下滑,而美国4~6月平均月涨幅为0.33%,是2021年4月以来最低,至于欧元区4~6月的平均月涨幅0.3%,相较于去年、前年的平均月涨幅0.7%、0.5%,已缓和许多。
我们从年变动、月变动、三个月移动平均观察消费者物价(CPI)的变化,皆见其趋缓,这说明各国近年升息,确实已产生压抑通膨的效果。若只是年变动(通膨率)降低,可能是基期因素使然,未必是通膨压力真的降低,不过如果连月涨幅,三个月移动平均的月涨幅也趋缓,那就说明通膨确已降温。
「假精确」无助经济分析
经济学家凯因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第二卷曾提醒统计的运用要非常小心,不能比较的东西就别比了,能比的就得力求清晰,此外,模糊的数据用不得,否则将会带来「假的精确」,无助于经济分析,这一席话对于使用统计者而言,宛如暮鼓晨钟。
举个例子,每逢夏秋之际,台风豪雨淹没农地使得蔬果大涨,此非货币政策所能解决,只待蔬菜复耕三、四周后,涨势即缓,自然不可谓之通膨;又如物价连年下跌,次年涨幅当然会比较高,相反的,若前一年基数较高,次一年涨幅也会较缓,这虽是浅显之理,但若不全面关照,便会如瞎子摸象,一下子高喊通膨,一下子又高呼通缩,皆非事实,全是误判,这样看来,判断通膨是否降温,除了看通膨率,也需循月增率、移动平均加以观察,并参照近十年的数据比一比,如此才不致沦为凯因斯笔下的「假精确」。
小档案■CPI年增率即通膨率,由于是和去年同月比较,恰可消除季节因素,因此不用季节调整,但是若与上月比较,各国皆会采季节调整,因为像耶诞节、感恩节、端午、中秋、农历年都会影响物价的变化,若不经季节调整,月增率的涨幅反映的只是季节性,而非真实的物价变动。
小档案■美国除了提供消费者物价的年变动、月变动查询,也提供和三个月前比、和六个月前比的数据,用以观察动态涨势,以今年6月而言,月增率0.2%,和三个月前比则涨了0.7%,和六个月前比涨了1.6%,观察两年半(2021~2023)的时间数列,6月的各类涨幅皆已明显收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