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第3剂疫苗成效如何?Omicron最新重磅研究出炉!

最新研究显示,3剂疫苗可以降低Omicron感染者活病毒载量达5倍之多,可有效避免传染给家人、朋友及接触者,这项发现在公共卫生与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Shutterstock)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近日发表一项重要研究,评估接种疫苗后对感染新冠病毒原始毒株、Delta、Omicron这3种毒株后的传染性差异。而其中最受瞩目、对台湾疫情也最有意义的是,接种2剂疫苗与3剂疫苗虽然面对Omicron会有相同的突破性感染风险,但是在发生突破感染后,接种3剂比未接种者的活病毒载量会大幅减少达5倍之多。因此除重症风险降低之外,再次传播给周边接触者(家人、朋友与同事)的风险也会降低。

这篇由瑞士日内瓦病毒研究中心教授伊莎贝拉.艾可丽(Isabella Eckerle)与相关医学研究人员与团队共10多人联名发表的文章,刊载于最近一期《自然─医学》期刊中,艾可丽也在社交媒体网站上公布了简要的内容,并做较详细的解读。

大陆各地一旦出现疫情,通常会发动大规模隔离与核酸检测,2年多以来此一做法相当成功,但在面对Omicron疫情时却受到愈来愈多质疑。图为西安民众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图/新华社)

这项研究分析了565位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出现症状5天后的鼻咽拭子传染性病毒载量与病毒RNA载量,感染的病毒包括2020年原始毒株、2021年Delta与2022年Omicron。目前检测病毒载量一般使用简便的RNA核酸检测方法,但因为只是用RNA检测,因此无法检测传染性病毒(活病毒)载量,除非使用病灶形成测试法(Focus Forming Assay, FFA),但这种方式要在高等级(P3以上)的实验室才能完成。

这次研究人员使用FFA检测了受测感染者的传染性病毒载量与RNA病毒载量后发现,病毒RNA载量与活病毒载量的关联很弱,例如在未接种疫苗感染者中,其核酸检测原始毒株的RNA病毒载量高于Delta,但FFA验出的原始毒株活病毒载量却低于Delta。比较2种毒株临床数据,合于Delta较原始毒株传染力更强的研究结果。研究同时发现,活病毒载量与年龄、性别也不具关联性。

在未接种疫苗感染者中,其核酸检测原始毒株的RNA病毒载量高于Delta,但FFA验出的原始毒株活病毒载量却低于Delta。(图/Nature Medicine)

这次研究再以同样方式检测了接种2剂疫苗(mRNA)对活病毒载量的影响,发现与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相比,接种2剂疫苗后遭突破性感染者的活病毒载量大幅降低,而且病毒清除速度较快,这意味感染者康复速度更快。

最新研究发现,对原始毒株与 Delta毒株感染者而言,接种2剂疫苗与未接种疫苗的活病毒载量差距接近5倍。(图/Nature Medicine)

由于Omicron具备较强的突破性感染能力,外界也关切发生突破性感染后被感染者身上的活病毒载量,做为其重症率、康复速度与再传染给他人风险的重要参考。研究报告说,Delta与Omicron都有明显的突破性感染能力,而以Omicron BA.1更强,比较接种2剂疫苗发生突破性感染者当中,Omicron的传染力更高,但其感染者的活病毒载量低于Delta的感染者。

比较接种2剂疫苗者发生突破性感染后,发现Omicron的传染力更高,但其感染者的活病毒载量却低于Delta的感染者。(图/Nature Medicine)

而在同样虽然面对Omicron病例中,2剂疫苗接种者的活病毒载量与未接种疫苗者却又很相近,显示一旦发生Omicron突破性感染,2剂疫苗发挥不了什么保护作用。但是令人欣喜的是,研究发现3剂疫苗接种者能将Omicron突破性感染之后的活病毒载量减少达5倍之多。

在同样虽然面对Omicron病例中,2剂疫苗接种者的活病毒载量与未接种疫苗者很相近,显然Omicron突破性感染时,2剂疫苗发挥不了什么保护作用。但如果接种3剂疫苗,就能将Omicron突破性感染之后的活病毒载量降低5倍以上。(图/Nature Medicine)

换言之,2剂疫苗固然可以有较强预防重症的能力,但是对原本就多数属于轻症的Omicron感染者而言,打2剂疫苗的保护力有40%~60%,一旦发生突破性感染,其发病状况与不打疫苗感染者的差别不大。如果打了3剂疫苗,不只对Omicron保护力增至75%,而且活病毒载量降低5倍,而后者尤其值得注意。

如前所述,活病毒载量对于感染的重症率(虽然Omicron通常较低,但对高龄及有基础疾病的风险仍偏高)以及康复速度有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如果感染者活病毒载量极低,传染给他人的机会更小。对许多Omicron感染者而言,自身感染倒不十分担忧,比较担忧的是自己感染后传染给家人,尤其是家中的高龄长辈或有基础疾病的家人,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可能会有更高的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

对许多Omicron感染者而言,自身感染倒不十分担忧,比较担忧的是自己感染后传染给家人,尤其是家中的高龄长辈或有基础疾病的亲属。(图/赵双杰摄)

此一团队的最新研究也表明,以一般常用的核酸检测所查出来的病毒RNA水平(Ct值),其实无法完全反映感染者再传染能力的高低而疫苗接种当然可以降低具有传染性的活病毒载量,降低传播风险,但是对不同毒株、不同疫苗施打方式,其结果 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次研究最具有意义的成果在于,疫苗接种除了可以保护个人降低感染风险并预防重症之外,也能有效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对传播力极强的Omicron来说,这一点在防疫上尤其显得意义重大。

◆报导后记◆

本文刊出后,蒙众多读者支持指教,感铭五内。又承以媒体与科学家间的科学沟通平台为志的全球第六个SMC国际网络「台湾科技媒体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 Taiwan)来函指正报导中有关数据未见精准之处,并提供该中心生物医学专家对报导引述论文的分析重点摘要,倍感荣幸。为此除将原报导文字予以修改之外,同时附上台湾科技媒体中心来函提供讯息要点,与读者共享。

台湾科技媒体中心来函称,经该中心生物医学议题主任分析该报告后提出文中8项重点,包括:

1.「活病毒载量」即为研究报告中的「有传染性的病毒量」(infectious VL)。

2.在Omicron感染的研究中,并非发现「接种3剂比接种2剂的活病毒载量会大幅减少达5倍之多」。

3.而是「接种三剂疫苗」比「未接种疫苗」的「活病毒载量」(有传染性的病毒量)减少了5倍之多。

4.研究没有提到传播风险会降低多少,所以无法解释成「传播风险降低了五倍」。

5.研究结果表明,施打疫苗可降低传播风险。

6.越高的传染性病毒量,就可能有越高的传播风险。但仍不清楚要成功传播病毒出去,需多少的病毒量。

7.传播风险会受到其他复杂因素(包括:社交距离、接触时间长短、不同的变种新冠病毒特性和症状表现等)的影响。

8.该研究没有探讨到整体的传播风险,主要比较疫苗接种状况与不同病毒株对「有传染性的病毒量」因素的影响。

另外台湾科技媒体中心亦建议可同时参考该中心发表文章「研究:打疫苗可降低Omicron的传播风险」(解析全文:https://smctw.tw/12773/),供各界参考。

再次感谢关心台湾与全球疫情的读者,以及台湾各界专家对中时新闻网的支持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