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印度会是下一个中国?经济成果分配不均是最大障碍
西方国家过去试图以经济成长促使中国改变意识形态的想法过于天真,现在想用印度来取代中国则是同样地一厢情愿。(图/Shutterstock)
中国与西方国家因地缘政治关系恶化之后,贸易与经济的争端亦层出不穷,在将资本与技术撤离中国的过程中,许多西方国家期望能寻找一个可以替代中国的制造业基地与消费市场,其中最受青睐的就是与中国有同样人口规模的印度。西方国家过去试图以经济成长促使中国改变意识形态的想法过于天真,现在想用印度来取代中国则是同样地一厢情愿。
许多认为印度可以取代中国其实只有一个想法:足够大量的人口带来的劳动力资源。印度的确是个大国,2023年4月人口已正式超越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快速,新冠疫情前的经济增长率一直维持在7%的高水准。未来数十年内还拥有近乎无穷无尽的劳动力资源,因为14亿人口中有半数以上不足30岁。
西方国家希望用印度来取代中国世界工厂地位,这种思路显得过于一厢情愿。图为中印两国领导人习近平与莫迪在金砖国家峰会上会晤。(图/路透)
印度总理莫迪2014年刚一上台就喊出「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 的口号,无疑令人对「印度即将取代中国」增添不少信心。但是现实的问题并非如此,印度的经济成长虽快,其规模与中国相比仍相差太远,它对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16%,而中国则高达34%。国际货币基金(IMF)预测,今后5年内,印度贡献度只会增加至18%,按这种速度,再10年都不见得追得上中国目前的规模。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对教育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缺乏重视,印度经济史学者家亚朔卡‧莫迪( Ashoka Mody)指出,从18世纪晚期的工业革命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不对教育、健康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的前提下,成为经济强国,并实现普遍的富裕。数十年来印度一直缺乏这类投资,而且其政府与企业界长期不愿投入教育、医疗与民生建设,结果是经济成长都集中在金融业、建筑业与资讯业,最能吸收大量劳动力的制造业则成长极为缓慢。
今年印度大选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原认为会获得大胜,结果得票率与席次远低于预期。图为印度选民排队投票。(图/美联社)
印度前央行行长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G. Rajan)在他新出版的著作中用大量数据与中国进行比对后指出,1961年印度人均GDP是86美元,中国是76美元,目前印度人均GDP是2300美元,中国则是12500美元。因此,印度人均收入约相当于2007年的中国,双方还有17年的差距。
拉詹在其着中分析了印度落后于中国的几大原因:1、中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而印度的种姓制度令穷人和低种姓人群难以接受教育;2、地方政府放权不足;3、印度劳动法和监管僵化;4、贸易保护政策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因此,虽然近几年来印度经济增长加快,但仍难以突破政治与社会瓶颈来维持高速成长,并进一步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印度目前人均GDP是2300美元,中国则是12500美元;印度人均收入约相当于2007年的中国,双方还有17年的差距。(图/路透)
今年中印度大选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印度在追赶中国经济的主要困境,原以为由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会获得大胜,却在得票率与席次上远低于预期。印度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印度经济近年以来虽快速增长,但是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制造业却成长缓慢,大多数民众无法感受经济增长并因此受惠。
从印度2023年度各行业的附加值增长情况来看,就业人口占46%的农林水产业与占12%就业人口所从事的商业/旅游业增速都大幅下滑,两者相加占近6成就业人口,他们切身感受到经济增长减速的问题。至于增长较快的建筑业与制造业虽有10%增长率,但就业人口比率仅分别占13%与12%,而这一部份人工资长期偏低,无法感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许多人甚至因物价上扬而感受到实际收入快速下降,亦即经济增长没有回馈到一般中低收入民众的身上。
印度一向重视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却轻视可以及收大量低阶劳动力的轻工业,底层民众无法获得经济成长的红利。图为印度电子工厂。(图/路透)
印度经济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帕纳加里亚(Arvind Panagariya)指出,「在历史上,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在不发展大量雇用非熟练工人的劳动集约出口型制造业的情况下,从发展中经济体蜕变为中高收入经济体。印度也不例外」。印度从1960年代起一直倾向于重视资本密集型重工业的产业政策,却轻视可以及收大量低阶劳动力的轻工业,而各项指标相对落后的邻国孟加拉却能透过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纺纤服装出口产业,增加包括女性在内的就业机会,人均GDP因此超越印度。
按联合国估算,2023年度印度的实际GDP增长率为8.2%,在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1,其GDP总量几乎可以确定会在几年内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不过,其青年群体的失业率高达10%,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更高达29%。因此,即便其GDP有高成长率,如果印度政府不能解决经济成果分配与青年就业问题,别说追赶中国,现在的莫迪政府能撑多久都会是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