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上海封城乱象民怨大爆发 影响外贸经济才是大问题

上海最大规模核酸检测,人数高达2500万人,每条大街小巷随时看得到做核酸检测的排队人群。(图/新华社)

上海市10天以来的分区封控措施全面打乱了市民正常生活,各种封控造成的乱象引爆大量民怨。不过,即便这波上海疫情至今完全没有重症,轻症也极少,但官方宣布在上海的封控措施已是重大的政治任务,显然已经骑虎难下而无法回头。由于Omicron疫情在目前的混乱状况中太难达到动态清零的目标,加上民怨几近沸腾,其经济枢纽功能已无法运作,这对受疫情与国际情势冲击的经济将是雪上加霜。

这次上海封控措施下乱频生, 许多上海市民因为吃不到蔬菜,便在公园绿化带挖竹笋野菜,市政府已明令禁止。(图/网路)

同样是制造业重心的深圳在3月14日起封城一周,21日解封后仍有部份社区进行严格封控,甚至还传出疫情若恶化有可能重回封城。而上海在3月底进行分区封控后却更加严重,目前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已突破万例。当时上海未采取类似深圳的封城措施,主要考量也是上海在经济上的枢纽作用,但是似乎这种为维持经济活动而采取的「鸳鸯锅」式分区封控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因为只有半个上海保留部份运作,无法维持与外地的正经济联系。

上海这波疫情至今完全没有重症,轻症也极少,但官方宣布在上海的封控措施已是重大的政治任务,显然已经骑虎难下而无法回头。(图/新华社)

分区封控无法达到维持部份经济活动的效果,可以从近日网上流传一段堵塞在港区外大量货车的影片了解其中的关键。影片的旁白说,「客户要发货,物流封了,物流解封了,客户封了;物流与客户解封了,驾驶员封了;驾驶员解封了,物流又封了;发货地没封,收货地封了;收货地解封了,发货地封了。最后,是大家都封(疯)了。」这当中描述的正显示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上海既然有经济枢纽地位,就表示它几乎在所有的供应链上都有重要地位,一旦半个城市封城,另一半进行社区封控,所有活动都要有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样的防疫限制措施根本无法完成或部份完成经济枢纽的功能。

大陆微博上有关疫情封控的讨论也不少,一位在杭州设厂的老板说, 3月以来外贸订单少了一半,老客户也不下单了。去年下半年订单忙不过来,但出货困难,库存积压,原材料暴涨,被迫在今年春节后缩减一半产能。网上同业对他的文章回复称,「再这样不结束(封控措施)的话,今年下半年的订单估计旦会下给中国了。」其他网友则称,同业间盛传国外订单会转移到印度、墨西哥与东欧国家,因为他们长时间无法来中国出差讨论技术细节,无法来验厂,无法质量检查。尤其是印度、越南的生产已经逐步正常了,也有些厂商干脆把生产线移到泰国。

还有网民回应称,这应该不是最糟糕的,预计今年很多圣诞外贸订单会大幅减少,欧美国家社会生活已基本恢复,但中国疫情防控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客户不可能为这种不确定性冒险。「我们7、8年的老客户,也一次取消上半年所有订单了。」估计最晚5月份订单开始订单转移包括新供应商样品确认、供应链迁移和产能提升。另外也有人提到,到苏锡常高速路口看看,所有的货车都在排队核酸下高速,异常难呀!「前阵都欢呼外贸赚得不得了,全世界都被疫情搞得焦头烂额,要靠防疫优等生中国的产品,转眼风向就变了。」

上海既然有经济枢纽地位,就表示它几乎在所有的供应链上都有重要地位,执行严格的封控措施会让几乎所有的供应链物流无法动弹。(图/新华社)

3月初才刚结束的人大、政协「两会」上为今年订下了5.5%左右的经济成长目标,但两会才结束,吉林、广东等地陆续爆发疫情并快速向各省蔓延,导致许多城市采取不同层次的封控措施,服务业、人员流通、基础建设与制造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日本野村证券研究报告指出,防疫措施影响经济活动进行,中国订定今年5.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显得越来越不切实际。花旗银行策略报告也指出,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急剧上升,迫使当局实施更严格的限制和封锁,包括半导体业和金融中心的上海,以及制造业中心的深圳,会加剧全球科技业链的压力。

上海执行严格封控措施严重影响市民日常生活与经济活动,让上海做为全国经济枢纽的功能无法发挥,对外贸与经济运行影响极为巨大,其严重性已经不是封控乱象引发多少民怨的问题了。(图

大陆这些年来一直是全球制造业的重心,新冠疫情期间因快速清零获得控制,在国外社会受到疫情严重冲击时能维持生产。现在外国受到原料暴涨、能源短缺与运输紧张与供应链中断的问题,正在努力修补产业链,原本是中国制造业的大好机会,但中国因疫情而阵脚大乱,如果不尽快解决问题,等到供应链转向其他国家,对今年中国经济成长的压力将会非常巨大。中共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已经说了,现在外贸的外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实现外贸目标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如果目前的封控措施失灵,造成的民怨快速积累,到时再加上经济问题跟着恶化,对社会安定绝对有很大的影响,年底的中共20大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