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2019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大 「外部风险+民企融资」成最大问题
▲2019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逆周期调节上会有更大的动作 。(图/CFP)
继5省份首次出现「区间GDP」后,不少机构预计,2019年全国经济增长目标也将是区间值,经济下行压力大。《经济观察报》统计显示,有30%的经济学家认为GDP增速为6.3%;67%的学者认为未来半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区间为6.5至7。此外,在大陆经济遇到的最主要问题中,占比最高的是外部风险和民企融资受限,均为30% ,其次是坏债务风险和房地产泡沫。
《经济观察报》发起经济学人问卷调查,受访者包括投行、研究机搆和政府部门的权威经济学家。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7份。数据显示,30%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GDP增速为6.3%,22%认为是6.5%,24%认为会达到6.6%及以上,15%认为是6.2%及以下。对于2018四季度GDP增速,40%的经济学家认为2018年四季度GDP增速为6.4%,19%认为是6.5%,9%认为会达到6.6%。
对于人民币的涨跌,问卷调查显示,67%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半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区间为6.5至7,33%认为是77.5。此外,70%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美联储会加息2次,24%认为加息1次,6%认为加息3次。
从投资收益来看,2019年投资收益较高的投资品种依次为:黄金占38%、债市占24%、美金占17%、房地为9%、股票占6%。对于2019年股市,63%的经济学家认为股市会处在2500-3000点,28%认为是2000-2500点,9%认为是3000-3500点。
▼经济学人问卷调查结果。(图/经济观察报)
经过2018年的剧烈调整,大陆宏观经济在2019年会聚焦在三个问题上:如何稳住基建投资,如何调整去杠杆的方向和节奏,如何真正落地改革。此外,在推进最快的改革中,对外开放占比54%,行政审批占比29%,金融体制占比13%,财税体制占比4%。
问卷调查显示,在当前中国大陆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占比最高的是外部风险和民企融资受限(占比均为30%),债务压力(19%),房地产泡沫(14%)。应对外部冲击和民企融资受限,从2018年年中以后,相关政策陆续公布;对债务风险和房地产泡沫的处置则是最近两年的重点,一直到2018年底,对债务风险仍然处于高度警惕状态,房地产调控也没有明确的放松信号。
最新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央企业收入、利润创历年最好水平,平均资产负债率降至65.7%。但居民储蓄却在一路下滑,据IMF预测,在2022年之前,国民储蓄率将持续下降至接近40%的水平。
对于2019年的房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经济学荣问卷调查显示:66%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半年一线城市房价会出现10%以内的降幅,47%的人认为未来半年三四线城市房价也会下跌10至20%。
此外,77%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按揭贷款会出现放松,68%的人认为房地产调控也有所放松;48%的学者认为未来两年房地产税不会落地,17%认为会回落,35%表示「不好说」。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明显降温,紧缩的调控政策已经取得效果,后续可以根据情况适度放松,加大对刚需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快推出共有产权房、租赁房的速度,遏制地方政府土地坐庄的行为。
去杠杆是观察2018年经济的一条重要线索,而2019年去杠杆跟以往不同的是,应该更加明确到底要去谁的杠杆,这样的变化也会成为宏观政策调整的重要一环。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对去杠杆给出的建议是,一方面要债务减记、市场出清,另一方面要提高经济增长潜力,注重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关注货币。
▼经济学人问卷调查结果。(图/经济观察报)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建投资的过快下滑已经引起了担忧。
2018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8%、6.7%和6.5%,相比于经济的逐步降速,基建投资的下滑速度显然超出了预期。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18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则从去年初的16.1%降至了5.7%(截至2018年11月)。
基建下滑过快,除了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效果逐渐减弱之外,还与正在进行金融风险防范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处置有关。金融防风险缩减了金融体系对各类债务的融资途径,再加上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终身追责制的设立,地方政府举债小心谨慎。
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对于2018年四季度固投增长,累计有66%的经济学家认为固投会维持在5至5.5%的增速;对比来看,四季度投资最集中的领域占比最高仍然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占比高达67%,房地产占比为20%,消费5%,金融和能源均为4%。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下行压力主要体现在上半年,而随着宏观政策效果显现,下半年将趋好转,2019年基建投资将增长10%,成为拉动投资的关键力量;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长可能放缓,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5.8%。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表示,处置地方隐性债务与稳定基建投资处于两难境地,处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解决基建投资资金来源成为多年来难以解决的难题之一。
祝宝良进一步解释称, 不少地方政府依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产业投资基金等渠道,通过明股实债、购买服务、担保等手段,大规模融资用于基建投资,政府隐性债务数量可观,支撑债务偿还能力的地方财政收入也存在虚高问题,地方政府的债务率和偿债率被低估;在2019年年初把规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作为去杠杆的重点任务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受到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始下降。
►►「粉红猪」母公司股票涨6.56% 《啥是佩奇》导演:2天就拍完...
►►2018年陆GDP数据出炉!首个加入「9万亿俱乐部」的是...
▼截至1月18日,已有13个省份公开2019年目标GDP。(图/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