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 类停滞性通膨风险上升

大陆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类停滞性通膨风险上升。(shutterstock)

大陆能耗双控、限电限产冲击显现,9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破荣枯线,刷新19个月低点。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跌入萎缩区域,同时,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双双升至4个月高位。专家指出,在供需两端放缓同时,价格指数持续擡升,大陆经济「类停滞性通膨」风险上升,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

大陆国家统计局今(30)日公布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降至临界点以下,也是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

据路透援引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分析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面由扩张进入收缩,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非典型停滞性通膨」时期。他解释称,就是一方面有明显的增速放缓迹象,但还是正增长;同时也有明显的物价上涨发生,不过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材料和工业品领域。

从分项指数来看,供需两端放缓,9月生产指数降至49.5,亦为去年2月以来最低水准,也是19个月以来首次跌入萎缩区域;需求呈现较为明显的回落迹象,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处在50下方,连降4个月至49.3;新出口订单连降5个月至46.2。

与此同时,价格指数双双上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3.5和56.4,高于上月2.2和3.0个百分点,均创下4个月高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称,PMI放缓内在影响因素主要是国内外需求增速趋势性放缓,企业生产动力减弱,外在影响因素是能耗双控政策的实施,部分地区耗能较高的基础原材料企业生产经营有所下降。

界面新闻援引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分析称,除制造业本身外,需求走弱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制造业产生负面作用。现在的情况是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都不稳定,这进一步影响到消费增长和需求,最终拖累了生产。

此外,罗志恒指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严格调控也会带动制造业相关生产下降;海外经济恢复放缓,叠加海运运力紧张和运费上涨,可能令中国出口增速从高位回落。

同时,今(30)日公布的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上升0.8个百分点至50.0,虽落于荣枯线上,但仍为17个月来次低。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并不一致。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恰好落于荣枯线上,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方面,新冠疫情对制造业需求、供给、流通的影响还在持续,海外疫情和运力紧张导致外需拖累总需求,疫情管控对物流的阻断依然明显,内需有所分化,中间品和投资品需求较好,消费品需求疲弱,折射消费者购买力的不足。

另一方面,供给约束凸显,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限产措施亦对生产形成制约,进而挤压就业,并最终弱化了需求。有鉴于此,未来数月政策重点应围绕完善疫情防控和缓解供给侧压力,在促进就业、维持原材料价格稳定、保障供给平稳有序、能耗双控达标等多目标中寻找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