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未来”赢得未来

要筑牢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面向未来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未来产业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发展势头可喜、潜力巨大。许多先行地区在产业孵化培育上取得显著成效,在信息技术、新能源、半导体、生物科技、传感器、通信、新材料等领域出现一批突破性创新产品,成熟度较高,市场潜力大,在企业、科研机构孵化良好,正在向大规模市场化商品跳跃,有望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一批引领性工程技术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智能制造等领域已出现,正面临从工程技术向创新产品转化的突破。

为了更好引导未来产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前瞻布局,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了未来产业发展政策文件,明确了近期未来产业发展重点,集中在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赛道,并在各种领域确定了发展目标和路线图。例如,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将我国8个省市的共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作为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重点培育空天科技、信息安全、未来网络、生物医药、未来交通等领域。有关部门还加强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机制建设,特别是建立了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机制。各地也结合科技与产业基础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目前,全国约有20个省市围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布局未来产业发展。

不过,我国未来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许多地方对未来产业的认识还比较片面,认为发展本地区没有或者偏少的高技术产业就是发展未来产业,地方布局未来产业出现了“扎堆”苗头;前瞻性颠覆性技术供给存在底座不牢问题,导致未来产业技术供给后劲不足;前沿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较慢,部分前沿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偏低;产业发展生态滞后,特别是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不完善、相关领域人才供给不足、缺乏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等等。对此,应从多方面施策,通过投资“未来”而赢得未来。

一方面,筑牢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加强前沿颠覆技术供给,以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等为载体,通过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工程支持未来产业基础研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载体,突破一批对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具有体系化影响的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技术研究—早期验证—产品孵化—场景应用—规模推广”的成果转化机制,支持高校院所、企业、事业单位等联合建设一批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专业化中试平台,推进国家级、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推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率先落地应用,鼓励面向应用场景开展创新研发,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早期试验场景。

另一方面,优化未来产业空间布局。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的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鼓励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培育一批“无中生有”型未来产业。在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支持探索产学研协同攻关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加快形成“科学家+企业家”的未来产业成长模式。在传统优势产业明显的中西部地区,鼓励以特色应用场景带动未来技术与传统制造、特色农业融合创新,孵化培育若干“优中培精”型未来产业。

此外,建设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良好生态。完善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孵化体系、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快完善科教融合体制机制,加强面向未来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现有行业头部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作者王云平 系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