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SS卖不动 公路局检讨冲销量

TPASS通勤月票去年7月1日上路,第3个月销售破70万张,之后就趋于稳定。图为台北车站民众使用情形。(本报资料照片)

TPASS通勤月票去年7月1日上路,第3个月销售破70万张,之后就趋于稳定,期间虽有不同通勤月票陆续推出,销售仍未返回高点。交通部公路局上月要求各地方政府提交报告,检讨客运路线范围,并计划今年22县市都有通勤月票可用,盼再冲一波销量。

行政院砸200亿元实施3年的TPASS通勤月票,首月销售66.5万张,去年8、9月降为58.8万及53.1万张,10月因桃竹竹苗、花东等8种通勤月票上路,销售达到71.2万张,但11月跌回64.8万张,到了12月仅售出57.4万张。随着嘉义TPASS上线,今年1、2月微增至59万和61.9万张。

公路局指出,去年7月至今年1月,半年来通勤月票总计销售约387.9万张、2.79亿人次使用搭乘,并分析假期因素会影响销售消长,已请各县市政府2月提交成效报告,也会做问卷调查,将找学者专家审查诊断检讨,例如加强私人运具管制、扩大客运路线。

目前全台已有19个县市推出通勤月票,但原定去年底上线的北宜2300元通勤月票,因票价补贴相关问题未解,宜兰县府改喊8月上路,而原本预计2月上路的澎湖月票、云林199元通勤月票,至今也没有进展。

消基会交通委员会召集人李克聪认为,TPASS可能不够好用,需要检讨使用范围与月票机制,以基北北桃方案来讲,住桃园的人可能不常到基隆,可将月票范围缩小至北北桃,票价下降就更有竞争力,提升销量。

他分析另一可能原因,民众搭乘快捷公车或经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的客运时,因为不能站只能坐,虽有月票但挤不上车,久了仍选择私人运具,建议开发通勤月票预约机制,让民众掌握时间与搭乘状况。

李克聪说,公路局检讨时应着重在「公共运输量增加5%」、「交通事故次数减少5%」指标,私人运具减少代表交通量减少,事故也跟着降低,若没达到这2项KPI,政府要建立改善机制,让通勤月票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