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团大不易 师长奔波险酿家庭危机

台中市乌日区溪南国中发展机器人社团有成,不过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学生放弃课余、周末和连假时间不懈的练习。(溪南国中提供/潘虹恩台中传真)

台中市溪南国中推动机器人社团翻转偏乡教育,然而社团能获得教育单位的补助少之又少,亮眼成绩的背后,除了学生们一年四季不间断培训,辅导主任陈柏宇、资讯组长胡启有为了陪伴学生、募款等四处奔走,牺牲私人与家庭时间,甚至几度面临家庭危机。

回想起创社初期,校方没有经费购置器材或出国比赛,师长便轮番向各界募款,当时还流传起一句玩笑话「喝1杯酒就有1个主机,再喝1杯酒就有1只大腿(意即马达)」。校长张仓汉表示,教育主管机关对国中、小能编列的预算主要仍是基本校务需求,社团的补助几乎没有,全靠各界协助。

由于学生一年四季都在培训、比赛,陪伴成为最艰巨的任务,师长还要化身保母照顾学生生活,现在回想起来,仍不禁喊苦。

辅导主任陈柏宇回忆,曾经有3位要参加全国赛的学生因要回乡省亲纷纷放弃,老师们出动与家长沟通许久,甚至找到家族的重要角色,请他出面协调,才让学生留下比赛。疫情时,为不让家长担心孩子安全,他租了1台车全程充当司机,纯粹提供学生在训练营队和住宿地的接送服务。

资讯组长胡启有说,家长的支持、陪伴才能让孩子发生改变。除训练外,常常一到课余、假日,电话就是一通通地打,太太也无奈直说「自己家庭都不用顾吗?」他指出,他希望陪伴这些孩子改变,除非孩子自己放弃,否则他不会放弃任何人。

花时间陪学生,如何顾家庭?两人表示,「照顾不过来就把孩子也带到社团」、「有时回到家中空荡荡的,太太就把孩子带走了」。作为幕后推手的他们,有时连过年也难以好好吃顿饭,太太曾气到提离婚,数度面临家庭危机。近年愈来愈多家长能协助,才慢慢走出最艰苦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