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飞回新宝贝?这项技术竟是农业进化的加速器

出品|本站新闻

导语:神舟十三号返航时为我们带回了一些“太空宝贝”——12000颗左右种子,承载着诸多科学家希望,成功落地,让我们一起探索下中国的太空育种技术吧。

一、神奇的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也被称为航空育种,即在太空环境中诱发种子变异,从而让种子能够加速进化,获得更优秀的基因,更好地为人们所用。太空育种最关键的就是太空所提供的特殊环境,那究竟特殊在哪呢?

1.微重力

中国空间站在距离地球约400千米的轨道上运行,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地球引力作用明显下降。空间站围绕地球运转,主要受地球引力和空间站运动状态的影响。

为满足微重力的试验要求,需要调整运动状态,保证地球引力等于空间站围绕轨道运行向心力。同时,为了避免瞬态干扰,在微重力试验中避免空间站进行变轨、姿态调整、交会对接与舱段分离等动作,航天员运动活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对存在较大振动干扰设备采用隔振设计 [1]。

2.强辐射

空间站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受到辐射包括:银河宇宙射线、太阳宇宙射线、地球辐射带辐射。其中,银河宇宙射线受到屏蔽作用影响有限,太阳宇宙射线发生频率较低,地球辐射带辐射是空间站主要的辐射源。

地球辐射带是被地磁场俘获的高能带电粒子区域,带电粒子在地磁场作用下产生复杂运动而形成。磁场俘获带中的高能粒子与空间站作用,包括与舱壁、舱内物资设备和人员相互作用, 诱导产生的中子、核碎片或其他各种继发和次级辐射,正是这些带电粒子对搭载于航天器中的生物体产生辐射影响。

3.高真空

空间站具有高真空特性,能够为育种提供“纯净”的培养环境。由于缺乏足够的氧气,这样就能够减少地球实验室所存在的细菌、微生物等影响,从而提升育种的质量,按照科学研究的目的进行种子培育。

二、太空育种的关键技术需几“柜”

为了挖掘太空育种的潜力,通过开发关键设备和育种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实验能力,为科学研究不同环境提供支持。其中,太空育种关键设备包括以下几个实验柜:

1.变重力实验柜

地球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在地球试验将会始终受到重力影响。空间微重力环境不受重力影响,可以根据试验需求模拟不同重力加速度,范围为0-19.6m/s2,这就需要边重力科学实验柜。

其主要结构为左右两侧的离心机,其直径达到900mm,并且直径目前全世界最大。根据外观就可大致看出其原理,即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从而模拟重力加速度,通过改变速度,也就能改变所模拟的重力加速度。

2.生命生态实验柜

该柜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工构建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光照、二氧化碳、温度、营养等动植物生存的条件,保证动植物能够正常的成长发育。由于太空的微重力和辐射作用,在生命生态实验柜就能够研究太空特殊环境的影响。

3生物技术实验柜

生物技术实验柜主要是支持开展以生物细胞培养和组织构建、空间蛋白质结晶、蛋白与核酸共起源、空间生物力学等生物技术及应用研究,关注细胞、生化、分子等生命科学尖端学科。该实验柜以微观分子进行探索分析, 能够从本源研究天空中生物技术。

三、太空育种安全吗?

从原理讲,太空育种属于内源基因改良,也就是提供外部变异环境,由种子DNA进行突变和重组。与袁隆平院士在野外发现具有高产量的水稻种子一样,只不过太空育种是采取人为干预措施,不像水稻育种是依靠大自然被动选择。因此,太空育种从理论上分析非常安全。

种子在天空完成诱变仅是第一步,而返回地面择优培育同样重要。需进行至少三代的地面培育,经历4到8年甚至更长时间,结合生物优选方式,经过多代筛选、淘汰、试种、审定,能够表现优质基因并且遗传稳定,才能够进一步进行研究应用,最终通过所有的环节,才能成为进入市场的新品种。

可以看出,地面择优培育需要长期选择,设置有严格的审核标准,只有满足要求品种才能真正进入市场。日常生活中,太空育种食品已经非常普遍。正是太空育种足够安全,能够提供口感更优、生长特征更优的种子,从而进一步培育优质的作物。

结语:

太空育种是高科技发展的结果,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利用太空环境发展农业,提供更具优势的产品,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种子送上太空,形成新的“宝贝”,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彪,胡添元.空间站微重力环境研究与分析[J].载人航天,2014,20(02):178-183.DOI:10.16329/j.cnki.zrht.2014.02.014.

[2]李谨. 太空电离辐射诱发植物变异的初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

[3]程彭超,闵锐.近地空间辐射环境与防护方法概述[J].辐射防护通讯,2017,37(01):14-21.

[1]柴雅欣. 解密太空育种[N].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05-08(004).DOI:10.28423/n.cnki.njjjc.2022.001883.

电工技术学报,2022,37(09):2295-2305+2340.DOI: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10477.

[3]陈志强,周丹华,郭涛,王慧.植物航天育种的发展及其展望[J].卫星应用,2021(12):19-24.

[6]李卫东,崔清宇,马长华,雷海民,王晶娟.我国中草药航天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现代中药,2020,22(03):447-451+460.DOI:10.13313/j.issn.1673-4890.20190208001.

[9]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我国作物航天育种20年的基本成就与展望[J].核农学报,2007(06):589-59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