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出逃 连六月减持中国债券
境外机构一年来增持人民币债券情况
外资持续减持中国债券。国际金融协会(IIF)4日发表报告预计,外国投资者7月继续减持中国债券,减持规模约30亿美元(约人民币202亿元),且四个月来首次抛售股票,共卖出35亿美元。
IIF报告显示,7月中国债券外流约30亿美元,其他新兴市场债券则流出60亿美元。如中国大陆官方数据证实,将是外资连续第六个月从规模达20兆美元的大陆债券市场出逃,但流出规模已较上月的人民币(下同)950亿元缩减。
IIF还表示,7月从大陆股市撤离的外资达35亿美元,为四个月来首见净流出。同一时期,其他新兴市场则流入25亿美元。
IIF表示,受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通膨高涨,以及强势美元影响,新兴市场连续第五个月出现资金外流,创下2005年以来持续最久的一轮资金流出纪录。IIF认为,在未来几个月,有几个因素将影响资金流动,其中通膨何时触顶和大陆经济前景将成为焦点。
中债登目前尚未公布7月数据。6月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投资者再减持中国银行间债券950亿元,为连续第五个月遭到减持。其中,中国国债在上月遭减持559亿元,比5月减持142亿元规模扩大近3倍,更创2014年有纪录以来最大单月规模。
新华财经援引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大陆经济基本面的触底回升,眼下中美经济周期的相对强弱正在发生变化,中美利差回升,外资买债边际改善。7月以来,境外机构交易行为出现明显转向。7月境外机构净买入国债295亿元,净卖出政金债172亿元,合计净买入122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五个月的净卖出。
该人士还表示,无论从仓位还是久期来看,境外机构的减持压力在上半年都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释放,未来有望延续7月这种抛压减弱的状态。
东方金诚也认为,整体上看,虽然境外机构减持利率债的趋势仍在,但部分机构或因策略多样化、流动性需求增加等因素开始增持部分信用债品种和同业存单。随着中美利差倒挂幅度不断收窄以及中国经济企稳,下半年境外机构减持幅度有望逐步缩小。
澳新银行资深中国策略师邢兆鹏日前预测,今年下半年境外机构仍会追随全球债券抛售潮而减持中国国债,此趋势将持续至美元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