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外资连1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专家:人币资产成避风港
▲中国专家认为,随中国大陆本土疫情趋缓,海外疫情严峻,人民币资产成为国际资金的避风港。(图/CFP)
在新冠肺炎疫情搅局下,根据大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上海清算所数据统计,2020年5月分,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净增持1145.94亿元(人民币,下同),单月额度创历史新高,这也是外资连续第1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数据显示,外资持有中国债市总量达到了2兆4260.29亿元,在债市中的占比达到2.61%,另债券通数据表明,外资5月份买债情绪高涨,当月成交5824笔、4682亿元,日均成交260亿元,两者均创历史新高。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大陆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目前,中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全球第二。(图/中新网)
陆媒《经济日报》报导报导提到,2月28日起,9只中国国债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后,当月外资净买入量大增,3月时略有放缓,随后继续买入,并于5月创下新高。
对于外资大量买进,景顺亚洲信用研究主管胡奕分析,以收益率来看,中国债券的收益率较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为高,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约为215个基点,这是过去10年来的高点。
胡奕进一步表示,随中国债券进入了全球主要的债券指数,这进一步提高了国际投资者的投资动力,同时,中国相较之下比较好的控制住了疫情,也增强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18日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全球第二,超过160照元,已被纳入多个主流国际指数。国际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已达到6.4兆元,并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资产近年来以年均近40%的速度增长。
他说,近期中国持续整合债券市场投资渠道,扩大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制度(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QFLP)试点,监管机构放宽外资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都是扩大在岸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措施。
►我没有迟到,是时间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