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由制造大国到科技强国之路

社评

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美国对大陆科技制裁与出口管制一波接一波,范围与力道愈来愈大。根据美国相关部会统计,2023年大陆企业及个人列入管制清单项目达199个,较2022年增加两成。其中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新增151个最多,将近4成左右为半导体产业,从上游生产设计到中下游应用销售无所不包。

美国围堵 倒逼加速改革

美方目的不难理解,大陆历经40多年经济改革,制造工艺水准快速飞升,生产技术能力也大幅跃进,逐渐从「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并朝「科技强国」迈进。美国自诩为全球科技领导者,感受沉重威胁,乃以去风险与国家安全之名打压大陆半导体、AI及5G等尖端科技产业发展,企图遏止中国的崛起。

只是,6年多下来,美国围堵大陆高科技产业虽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有限。一方面,在部分科技领域,大陆虽然起步较晚或技术落后,却充分认知劣势的地位,并投入大量资源发展,在生产制造方面,早就累积充足的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底气。也就是说,北京早已深刻体会,制造升级、技术自主是必走之路。2010年的十二五规画,就将「调结构」做为规画中心,循序渐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013年大陆成立5G推进组,启动5G研发布局、验证技术解决方案;2014年组建国家大基金,全力投入半导体产业发展。

面对美国步步进逼,为避免卡脖子问题阻碍产业升级,北京加速发展自主技术、投入创新研发。倒逼改革不仅高度凝聚大陆政府与产业界共识,也让十二五规画开始推动的「调结构」进一步加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提格里兹日前受访毫不讳言指出,美国对大陆出口管制措施愈严格,等同变相鼓励大陆更快发展自身技术。美国的管制不仅短视,更无助于扩大领先优势。

史提格里兹的批判不是没有道理,以纳入实体清单家数最多的半导体产业来说,在美国高张力制裁下,中芯国际制程技术与台积电、三星等巨头仍有不小差距,但已有能力提供5奈米先进制程晶片,并具体应用在华为产品上。更不用说,与辉达同样专注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壁仞科技,即便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但技术研发创新并未停滞,反而更加努力突围,近期已开启IPO大门准备上市。

自主创新 中国制造翻身

再以5G基础建设为例,根据大陆工信部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止,累计建置5G基站已超过400万个,5G行动电话用户则高达9.5亿户,普及率逼近7成,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高达4成以上,稳居世界第一,覆盖范围更是从珠穆朗玛峰到新疆塔里木油田。数据显示大陆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并未因美国科技制裁而大受打击。被美国全面打压的华为展现凤凰涅槃精神,自主创新研发的鸿蒙作业系统,大陆市占率达17.2%,超越苹果iOS,仅次于安卓。

大陆科技创新、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不仅限于半导体与5G产业,包括核能、电动车、AI、机器人及国产客机等产业,也都有长足进步。美国资讯科技与创新基金会(ITIF)曾经针对大陆先进产业发展做过调查,指出2024年大陆在核能及电动车领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AI、显示科技、机器人及量子电脑,则是逐渐接近、缩小与世界领导者差距。显见大陆科技自主创新,不只成功推进制造业由「大」转「强」,也正在重新擦亮中国制造招牌。

由制造大国转型科技强国,科技自主创新绝对必要,尤其在中美高度竞争态势中,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科技自主创新须着眼于能长期为经济带来的效益,而非短期金融市场的利益。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技术自主都需要大量资源,也需要市场的智慧,无法一蹴可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