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珍惜隐隐浮现的民共互信曙光
旺报社评
赖清德以「祖国论」为出发,接受中华民国113年的历史脉络与现状,形同放弃法理台独。接下来,如果赖清德能说到做到,持续坚定捍卫「中华」的立场,那么,可能导致两岸陷入终局之战的「台独」将不复存在,将是两岸重建政治共识,重回和平发展的契机。但前提是两岸要互释善意、累积互信。
中华民国 民共都不消灭
赖清德发表113年国庆演说后,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称,继续鼓吹「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是宣扬分裂主张,煽动两岸敌意对抗;并说,坚持台独立场、充斥对抗思维,是蓄意加剧两岸紧张局势,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多数台湾媒体对国台办的发言,以「全面否定」的角度描述。的确,北京对赖清德信赖不足,但若要将此超译为北京全面否定台湾当局,进而指控对岸意图破坏台海和平,为并吞台湾改变现状找理由,无疑是严重误解北京的基本对台立场。
什么是北京的基本立场?简单说,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上,追求两岸和平统一。至于「统一」又是什么概念?自习近平提出融合发展、心灵契合的对台政策路径后,其实对「融合」的追求已超越「和战」的思考。至于两岸又该如何「融合」,则有待共同发挥智慧凝聚最适切方案。无论方案为何,前提是彼此心甘情愿。
就北京主观意愿而论,真有如民进党口中所言要「并吞台湾」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令人扼腕的是,台湾内部始终有一股力量虚构假象,制造恐惧,形塑敌我,谋求一己之利,从蔡英文至赖清德,两任政府都对此操作乐此不疲。
例如,去年底赖清德在总统候选人辩论会说,「要消灭中华民国的是民进党还是共产党?如果是民进党,为什么民进党已两度执政,中华民国还在?」执政后主持黄埔建校一百周年校庆活动也说,陆军官校全体师生要体认新时代的挑战,就是面对中国强势崛起,破坏台海现状,视并吞台湾、消灭中华民国为其民族大业之伟大复兴。
赖清德嫡系立委林俊宪近日公开声称,中国就是要消灭中华民国,支持中华民国的国民党却不敢批判,并以此逻辑责怪国民党不敢反共。上述讲法是绿营长年以来「芒果干」的宣传策略。但,看看马英九时代,大陆不承认中华民国,两岸不是合作得很好吗?台湾不是还参与了联合国世卫与民航组织的活动吗?可见所谓「消灭中华民国」是推卸责任的无稽之谈。
扬弃去中 创造融合条件
民进党运用这套宣传模式已臻出神入化,甚至让国民党难以招架,但随着赖清德国庆演说正面肯认中华民国后,这套论述应随之改变。
赖清德展示了对中华民国的认同,也承认中华民国与中国的连结,与传统独派主张扬弃中华民国、制宪建立台湾国有明显的区隔。加上他于国庆晚会提出「中华民国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5岁以上民众的祖国」的「祖国论」,更能确认赖清德认同的中华民国,是「在大陆38年、在台湾已75年」的113岁的中华民国,意味着他准备接受「中华」两字。
若真正放弃台独又回归中华,北京就失去武统的动机。所谓「并吞台湾」、「消灭中华民国」,就全部是不成立的假议题。当下值得两岸共同思索的是,民共虽无互信可言,但一方实质放弃台独,另一方维持和统方针不变,发展政治关系、建立互信的曙光已隐隐浮现,双方应如何珍惜这难得的历史契机。
期许已初步释出善意的赖清德,能持续在承认中华民国、放弃法理台独的基础上,进一步透过政策的推动,为两岸融合创造具体条件。最显而易见的举措,无疑是重新检视「去中化」的教育及文化政策,去除断代史观,回归1911年以来的中华民国为主体,若能做到这一点,将有助民共破冰,化干戈为玉帛,两岸心灵契合也随之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