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共同实现碳中和愿景

社评

梅雨不到,全台水库面临枯竭;大陆梅雨季却发生多起罕见的龙卷风,导致多人伤亡,全球气候变迁造成极端气候愈来愈严重,两岸都设立了减碳目标,希望缓减气候危机,不过,实现碳净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标,面临诸多难关。

对大陆而言,「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设定具有重大战略考量。首先是减少能源进口依赖、转变经济增长动能,促进经济社会系统性的变革,推动大陆经济以对社会和环境更友善的方式实现永续发展,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路。

挑战艰巨 政府民间需合作

承诺应对人类共同的挑战,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放在当前与美欧龃龉不断的背景下,也可以为大陆对外形象加分。实现碳净零排放势必带来新一轮技术革命,从技术创新竞合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规则谈判,无论是被迫应对还是主动迎战,大陆都必须有所因应

然而,尽管有美欧国家经验可借鉴,大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依然困难重重。一方面,欧盟早在1990年排碳量已达高峰,是否能在2050年「碳中和」仍未可知,而大陆承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达成目标的困难度显而易见。

更严酷的挑战是,按大陆官方规画,人均GDP在「十四五」规画末(2025年),要达到高所得国家标准,到2035年人均GDP要翻倍,这表示要从目前约1万美金达到2万美金水平,更表示未来15年的GDP必须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减碳目标摆在一起,意味着「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少吃草」,这样的挑战实为艰巨。

实现「碳中和」不仅是能源生产或消费方式的转变,更要求在国家政策制定、商业模式产业布局、能源转型、环境法规等方面都必须做出调整。那么:

第一,「碳中和」时程应有更细致的规画。在构建清晰的减碳总目标与日程表后,更需要细致指标逐步达成减碳,尤其大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必须纳入考量,欧盟各成员国出现碳排放高峰的时间横跨约20年,大陆可参照欧盟经验给全国各区域设定不同的目标时程。

第二,用激励机制鼓励各界积极参与。实现「碳中和」不仅需要政府政策指引,也需要企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参与。在这方面,欧盟支持「碳中和」的财税政策经验尤其值得借鉴,如将气候行动所需资金整合进欧盟的7年长期预算周期内,制定欧盟现代化基金、创新基金、公正转型机制、绿色公共采购等财政支出计划等。

抛开对立 能源政策应改变

第三,以科技创新加速「碳中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副理事长刘世锦日前指出,大陆目前不少产品仍未达到需求高峰,可直接以绿色产品来替代。例如自用小客车,仍处于普及期,可以直接购买新能源车,提早转型将有利降低转型成本。同时,大陆较高的经济增速可为绿色产品创新和推广提供更大市场需求,近年来在新能源车、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气候变迁需要全球共同应对,但对于新技术的标准认定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却免不了各方博弈,尤其是在碳交易市场和欧盟即将征收的碳边境税问题上,大陆必须重视国际沟通协调。

台湾很早就推行「节能减碳」政策,2015年通过《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规定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为2005年的一半,但这与欧盟等设定2050年「碳中和」即净零排放的目标相距甚远。而照民进党「2025非核家园」目标,台湾电力来源结构问题严重,过度仰赖火力发电,尤其煤电,造成中南部空气品质恶化,二氧化碳排放不降反增,去年底德国公布的「气候变迁绩效指标」中,台湾排名倒数第五。

民进党政府首先要抛开政治对立,听取民意、采纳在野党意见,参照各国经验甚至对岸的政策,尽快检讨能源转型问题。其次,两岸共同研发「碳中和」相关科技并投入量产,台大全球领先的碳捕捉技术,能否透过类似两岸气候变迁与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等方式,找到技术移转量产化的可能。再次,大陆的台湾企业既要因应政策的调整,检视整个产销流程乃至产业链,避免触碰罚则或是产品外销承受高额碳税,同时在碳替代、碳回收、碳交易等「碳中和」进程带来的新产业空间中寻找绿色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