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促和俄乌 北京和平大国的宏愿

社评

俄乌战争情势对乌克兰不利,美国国会抵制拜登援助乌克兰,各种迹象显示,乌克兰的抵抗只会增加更多军民伤亡,见不到将俄军逐出领土的可能性。教宗出于悲天悯人的胸怀,呼吁乌克兰要有「举白旗」的勇气,与俄罗斯展开和平对话。北京派出的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刚结束了第二轮穿梭外交,穿梭外交难度虽高,但随着战事发展与国际氛围的变化,北京推动的和平外交或许在今年有机会看到成果。

乌克兰受尽大国博弈折磨

去年乌克兰秋季反攻受挫,时任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密利就指出,乌克兰反攻行动并没有「失败」,但想把俄军「逐出国境」的目标是「非常高的门槛」。这就预告了俄乌战争的终局结果,乌克兰想要收复东部领土的机会渺茫,更遑论收回克里米亚。重要据点阿夫迪夫卡失守,更增添乌克兰军事反攻的难度。固然乌克兰利用无人载具攻击俄罗斯本土,造成设施与船舰的损伤,但都无法影响大局。在北约不出动部队以及无法提供更多武器的情况下,不可能改变乌克兰当前兵员不足与弹药匮乏的根本问题。

乌克兰人口已流失近半,根据去年底美国《时代周刊》的报导,乌克兰军队平均年龄为43岁,许多乌克兰年轻男子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外逃他乡。数据显示,双方死伤合估超过50万人。除非战事升级,否则看不到前景的僵持与消耗,不仅造成更多军民无意义的牺牲,也让世界焦躁与不安。

法国总统马克宏召集欧洲国家商讨乌克兰战争,会议上他表示,不应排除出动地面部队进入乌克兰,立刻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北约以及欧洲大国纷纷否认有此计划,俄国更扬言不惜动用核子武器应付可能升高的战事。

在不愿见到更多无辜生命的消失,乃至人类走上毁灭的命运,教宗呼吁各方谈判。他表示:「谈判绝不是投降,而是避免让国家走向自杀之路的勇气」,「应该及时展开谈判,找一个可以充当调解人的国家」。遗憾的是,教宗苦口婆心的规劝并未能敲醒相关国家政治人物的良心,反而招来强烈的反扑。

美国与欧盟知道,乌克兰战争如果以羞辱的失败收场,不仅会影响拜登的选情与美国的信誉,也会造成欧盟甚至北约的分裂。乌克兰战争对美国而言变成了一场打不赢又输不得的战争。在大国博弈的拉锯中,乌克兰人民只能继续承受战争的折磨。

穿梭外交促重建国际秩序

其实早在去年底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访美,就应该可以见到美国态度的转变,连一向支持他的拜登总统也改口表示美国会尽力支持乌克兰,而非之前所承诺的「尽其所需」。美国国内,特别是共和党的选民愈来愈反对对乌克兰的援助。参议院通过了拜登提出的600亿美元援乌方案,但在共和党主导下的众议院迟迟未能过关。共和党以改善边境问题、内政优先为由,有效阻挡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川普更是扬言,如果他上台,24小时内就可以结束战争。

在这样的国际氛围下,中国在促进俄乌和谈中的角色就渐渐凸显出来。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日前赴俄罗斯、布鲁塞尔、波兰、乌克兰、德国及法国访问,展开第二轮「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穿梭外交」。从一些新闻讯息来看,李辉在莫斯科受到的礼遇与在基辅或布鲁塞尔冷热有别,在西方媒体的宣传与叙事中,北京的立场仍受到质疑。

俄乌战争以来,中俄在经贸与军事上的升温,成为西方批评的对象,但是以此怀疑李辉的「穿梭外交」并无意义。因为俄乌战后与俄国增加贸易的不只是中国,印度与土耳其都从中获益。再者,西方也一直拿不出北京军援莫斯科的证据,而且乌克兰至今也没有对北京恶言相向。

穿梭外交本就十分困难,以美国促和以巴经验为例,从早期季辛吉的大卫营谈判到现在布林肯调解以哈冲突都困难重重,李辉「穿梭外交」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俄乌战争来到关键时刻,国际风向正在转变,战争毕竟要在谈判桌上才能结束,任何致力于和平的声音与努力都应该被肯定与期待,若能有成,将是对重建碎片化国际秩序的贡献,有助于中国和平大国形象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