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海埔新生地

台湾有没有「海埔新生地」?

结婚周年前夕,老婆写了封信给我,细数婚后各自的改变。

她和我有很多差异:个性、兴趣、生活方式、金钱、人生观…当初在一起,很多亲友讶异,甚至劝退。我妈最直:「你们差几岁?」准媳妇据实以告。我妈睁大眼睛:「差这么多你也敢嫁!」

她敢,我们结婚。虽然义无反顾,但都自知两人的鸿沟,像一片大海。我们找出彼此少数的共同点,比如说爱,在那基础上开辟了一块「海埔新生地」,盖起一个家。

当然,任何共同点,包括爱,都要经过生活的考验。疫情来了、孩子来了、妈妈病了,对于如何兼顾防疫和生活、育儿和工作、照顾妈妈和照顾孩子…我们的差异浮上海面。最后的作法有时偏向她,有时偏向我。爱像肌肉,开始拉扯,甚至撕裂。

无中生有的海埔新生地毕竟脆弱,风浪大时,屋子咯吱咯吱地响,海水会淹进家里。跟大自然争地,自然有代价。

但奇妙的是,屋子摇晃时,我们靠得更近;拔河之余,也走向彼此。有时她变得比我更像我,有时我变得比她更像她。对于孩子的健康,通常我比较小心。疫情中孩子发烧到发抖,我还在等诊所开门,她二话不说抱去医院急诊。对于孩子学英文,她比我重视。但最后是我每个星期去图书馆借英文绘本,一本一本讲给孩子听。

撕裂过的肌肉更强韧。差异的好处是,我们都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美好,和欠缺。一个人的重点,常是另一个人的盲点。

结婚周年前夕,老婆写了封信给我,因为很多事用简讯说不深入,用嘴巴愈说愈模糊。我读了信,想了一晚,第二天回信给她。发现延迟反应,有助于看清别人的立场。

在信中,她说我变得不浪漫了,我说她变得很少笑了。我们都说彼此要为对方的改变,负部分的责任。

我们的差异,根本原因是时代。我年轻时,经济正好,所以我有一种本能的乐观:凡事只要努力和坚持,都可搞定。

她年轻时,经济没那么好了,所以她有一种本能的怀疑。还是努力和坚持,但对于结果,有超龄的沧桑。

这种差异无法用安慰激励的话语,或宏观的历史视野来弥补,其实也不需要弥补。只需要坐下来,了解、陪伴。打不过「时代」,就给彼此一些「时间」。

太太和我有个小窝,盖在一块「海埔新生地」。风浪大时,水淹进屋内。我们把孩子抱到高处,把水扫出去。扫着扫着,一下子好多年了。

台湾社会这么多差异,有可能填出「海埔新生地」吗?

我有本能的乐观,我太太有本能的怀疑。但明早起床,我们还是继续带孩子读绘本、看医生、扫水、写信,回想年轻时那个浪漫、爱笑的自己。

(作者为作家、网路媒体「创新拿铁」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