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在台湾」峰会启动 学者聚焦后疫期教育新面貌

台湾师范大学携手全国校友总会,陆续在全国举办4场「未来教育在台湾」教育峰会,北区场今(13)日率先登场。(台师大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为迎接明年百年校庆到来,台湾师范大学携手全国校友总会,陆续在全国举办4场「未来教育在台湾」教育峰会,北区场今(13)日率先登场,会中讨论「极速科技、后疫情时代、国际变迁」三大主题,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寻找方案。

毕业于台师大国文系的金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为台师大全国校友总会,他表示,教育是厚植国力的根本,期待这次峰会除了强化校友凝聚力,更彰显台师大在教育界的领导地位,并探讨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盼为急速变化时代中如何培养未来人才,提出崭新观点,对台湾社会有所贡献。

台师大校长吴正己则说,近年的QS和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台师大教育学科维持在20多名,毕业校友网络紧密连结,他期许师大人凝聚力量,所有耕耘都为兑现给社会的承诺,「为教育建立新的世纪典范」。

台师大前校长、台师大资讯教育所教授张国恩以「极速科技之未来教育」为题,在发表专题演说时提到,后疫情时代将面临四大转变:教学与学习型态面临改变,师生互动模式将会创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角色转变成为趋势,老师是陪伴者或学习管理者,需重新思考。

张国恩认为,学习环境的重制与强化,包括电脑设备升级、网路的稳定度等,大数据与AI带来个性化教学,视讯化教育也使学习管道更公平;跨国教育合作的变革,扩大了学习资源分享,但学习管道量多却不一定质精;最后则是非同步教学的广泛运用。

张国恩强调,数位科技对教育的影响虽然有利有弊,但面对大趋势,教育会逐渐导向「Open School」,扩大对学习资源的利用。

台师大地理系毕业校友、高雄师范大学校长吴连赏接着提出「后疫情时代之未来教育」,教学虚实整合造成深度自主学习,由于学习载具不同,与偏乡中小学携手合作成为关键。虽然线上课程成为趋势,却也较易使学生分心,因此将50分钟课程切分为小段落教学,并鼓励互动参与,才能有效补足线上教学的缺陷。

台师大教育系毕业校友、台中教育大学校长王如哲则谈「国际变迁之未来教育」,政府推动「2030双语国家发展政策」,在国际化趋势下,下一代须具备英语能力,但如何看待英语更为重要,他认为,英语应作为国际间沟通桥梁,而非英语世界的单方文化输出。

王如哲建议台湾学生除了学习英语外,也可以尝试了解非英语系国家的文化、熟悉各国口音,透过英语扩展对不同文化的理解,避免文化偏见与我族中心,例如多和外籍学生接触谈话。至于如何自在学习英语,王校长认为学校可以协助学生出国拓展视野,或是在课堂安排国际生与台湾学生互动。

全国校友总会秘书长康敏平表示,为使峰会当天顺利凝聚各方观点,事先邀集深耕教育界的校长校友、校友会理事长等,参与教育峰会桌长会议,继今天完成北区场后,中、东、南区三场将分别在明年元月16日、22日、26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