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道原本只有3分的北京中考记叙文试题,实际上却至少值8分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二十三期(总第793期)

虽然各种针对中考的练习题汗牛充栋,但具体到各地区而言,中考真题每年就那么一套,属于稀缺资源。因此,有必要充分地利用这些真题,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甚至闻一知十的效果,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做一做,然后对对答案就算完了,那实在是暴殄天物的做法。

举个例子,2006年北京中考语文第17题是这样的:

解决这一问题,涉及 的文章语境是这样的:

回答这一问题不大难,只要严格遵循做归纳概括题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注意到 “场面”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即地点、人物、情境,围绕着这三个要素来概括,基本上可以做出与参考答案八九不离十的解答来。

参考答案是: 公园里众戏迷或拉,或唱,或听,自得其乐。

很多学生觉得做完这个题,这篇文章的价值就到此为止,可以扔到一边去了,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根据要求,压缩具体生动的语段,从中提炼概括出一句话来,走的是从具体到抽象的道路,这是阅读题的常见考法。

反过来,要把概括性很强的一句话,扩展为一个具体生动的语段,走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道路,这是作文题的常见考法。

中考作文,老师阅卷时,常常会关注学生在作文中有无精彩的描写,差不多因此会造成3-5分的差距,而这一段众戏迷找乐的场面,正好可以作为一个生动精彩的场面描写的范本来学习。

要想模仿,至少先要看得出这一段写得如何好。下面,将这段话拆开来做一点儿分析。

写琴师的部分:

这几句话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个是一连串的极为准确的动词的运用,干脆利落。学生作文中,动词的使用常常是一大弱项,头脑中供驱遣的动词有限,而且有限的动词还不能做到恰到好处的运用。

另一个是语句先后的问题。学生写一般会这样写:“他们中间的两个老人是琴师,只见他们……”看似只是把“琴师”这个身份换了个位置,但却失真的。真实的情形应该是看到他们一系列的动作,然后才判断他们是琴师,而不是先下结论是琴师,然后再写他们一系列的动作,看似只是一个语句先后的微调,但实际上涉及是否真实这样一个大问题。

写中年汉子部分:

为什么作者寥寥数笔,中年汉就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单是因为有外貌描写或者行为动作描写,而要特别注意反差感。 “皮夹克,扎着抢眼的紫红领带,洋气十足”与唱传统的京剧,正好构成一种反差,因此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反差感本质上是一种对比,对比是塑造人物的有效方法。

写观众的部分: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这种排比 描写 , 绝大多数同学都会。 但 还要 这段描写中的 “ 具体 + 概括 ” 或者 “ 概括 + 具体 ” 的 写法。

如果没有前面的“评头品足”和后面的“陶醉”其中这样的概括,只有“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描写,内容就会显得生动具体有余,但抽象概括不足。反之,如果只有“评头品足”和后面的“陶醉”其中这样的概括,没有“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描写,则会抽象概括有余,而生动具体不足。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文章达成既语言生动又条理清楚的效果。

除了分开每一部分看之外,还可以琢磨一下作者是如何有技巧地把琴师、中年汉子以及观众这三种人物有机地整合在一个场面之中的,是如何让他们构成一种有机联系的。

当把这些问题都分析清楚之后,自己再有意识动笔去做一些场面描写的写作实践,自然写作水平就可以上一大截儿了。

我想用这个3分变8分的例子来说明,做题真的不在多,而在精,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目的做题,都是极为低效的学习,应该毫不犹豫地摒弃。

关于中考,我写过很多文章,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所在的合集 :“中考,这里全都是干货”。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