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变大总统制 卓:最终决策者是院长

赖清德总统成立3大委员会并亲任召集人,行政院长卓荣泰20日强调,除国防、外交、两岸外,做最终决策的人当然是行政院长。图为卓荣泰(左)和法务部长郑铭谦(右)在立院答询。(黄世麒摄)

赖清德总统宣布成立3大委员会并亲任召集人,外界质疑声不断。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20日批评是「大总统制」,行政院长真的变成小弟、执行长;国民党立委叶元之也质疑卓荣泰决策可超过总统吗?卓答复强调,除国防、外交、两岸外,做最终决策的人当然是行政院长;总统府则说,委员会是要让「屋子」的基础更稳固。

叶元之昨在立法院院会质询卓揆,政院提覆议理由包含「混淆双首长制」,但实际上总统才是最高行政首长,质疑卓的决策可以超过总统吗?卓说,做最终决策的人当然是行政院长。叶再问:「所以你比总统大?」如果总统叫你往A,敢跟总统说B吗?卓表示,会说明理由,据理争取,行政院该决定的事项就在行政院决定。

萧旭岑昨也指出,过去几任总统在府也有成立委员会,但都是咨询性质,内容提行政院参考,赖清德是第一个总统兼召集人,把3个委员会设在总统府下,且是有实际政策权力的委员会。

萧旭岑强调,总统等于是把这3个重大政策抓在手里,「实质总统制、实质台独就是他的务实作风,只要他敢,而且以总统与民进党主席身分结合在一起发号施令,未来4年不会有所谓的朝野和解」,赖清德虽然只有40%,但是「大总统制」。

中山大学政研所荣誉退休教授廖达琪认为,过往总统都会成立委员会,于法没有不合,但实际运作上,让原本半总统制偏向总统制,从好的方面来讲,总统可以推动想做的,包含选前的政治承诺,但行政院长会被认为是幕僚长,可说赖的作为比过去总统更激进。

廖说,若委员会后续行使是强制行政机关执行,就有所谓权责关系不对称问题,等于叫卓荣泰代打,但推动出现不好的后果,谁应该被苛责?

对于外界批叠床架屋,府副秘书长张惇涵则表示,确实是要「架屋」,但不是用叠床的方式,而是用协力的方式,让这屋子的基础更稳固,就是3个委员会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