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民生应落实全民食物权
(图/本报系资料照)
稳定粮食供应及粮价始终是全球各地民众关心的议题。今年以来原本国际稻米价格平稳让各界稍微放松,却传出日本多地稻供应紧张,米价飞涨,再度引发全球关注。随着气候灾害、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冲击、能源危机等因素,加剧全球粮食体系脆弱性,是当前所有国家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日本「米荒」提醒我们,想确保粮食稳供,从耕地至餐桌、由生产到消费,粮食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
由于食物是人类最基本的三大需求之一,受到国际重视,为提高全球对饥饿和粮食不安全问题的关注,并推动国际社会采取行动解决这些问题,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将每年10月16日订为世界粮食日,当天全球超过150个国家会举行多样化的活动来响应,今年主题为「为了更好的生活和更美好的未来而获得食物的权利」,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
尽管世界各地农民生产的粮食,足以养活全球人口(2022年全球人口约为80亿,谷物产量超过27亿公吨,足以满足每个人的基本粮食需求),但饥饿依然存在,全球约有7.33 亿人面临饥饿,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仍然负担不起健康饮食。原因除了极端气候、区域冲突、经济衰退和疫情加剧了饥饿和营养不良外,关键在于粮食分配出了问题。
全球粮食生产贸易高度集中在少数已开发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手中,消费却分散在食物支出占比更高的众多开发中国家,形成一边「供应过剩」、一边却「食不果腹」的不公格局;加以受到先进农业享受巨额补贴的农产品冲击,开发中国家的传统农业逐渐瓦解并形成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必须构建更高效、更有韧性的农业粮食体系以及更加公平公正的粮食生产分配体系。
当前的农业粮食系统,虽然提供相当数量的食物(2024 年全球谷物产量最新预测为28.53亿公吨),却也产生污染,土壤、水和空气品质退化,并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负面影响(农业粮食系统占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四分之一,使用淡水供应总量的 70%,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损失或浪费)。为确保民众的食物权,必须转向基于多样化、有复原力和永续农业生态系统的新农业生产模式。
例如,气候智慧型农业+「同一个健康(One Health)」(人类、家畜和野生动物、植物以及更广泛的环境的健康是紧密相连和相互依存),在确保人类、动物、植物和环境健康的同时,保护农民的生计免受动植物疾病的影响(植物病虫害每年毁掉全球近40%的农作物,每年超过6亿人因食用被细菌、病毒、毒素、化学物污染的食物而生病,42万人死亡),并提高农产品的永续性和复原力系统,进一步来满足人类对健康食物的需求。
为此,政府应积极维护所有人的食物权和负担得起的健康饮食、加强国家预防植物病虫害的能力、透过饮食指南为健康饮食奠定基础、支持小规模生产者和家庭农民增强抵御冲击、脆弱性和压力的能力;农民则应实践永续农业、农作物生产多样化、减少粮食损失;研究机构所提供的数据、技术和创新,可以成为增强食品安全和粮食保障以及转变农业食品系统,实现更美好未来的强大工具。
我国粮食作物生产受气象灾害侵袭,耕地过小及农地休耕及移作他用等问题影响,难以扩大粮食增产潜能,使得台湾粮食自给率偏低(30.3%),加以黄豆、小麦及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仍须仰赖大量进口,尤其随着国人饮食习惯西化,外食频繁,对肉类需求持续上扬(2023年国人食肉量为 87.2 公斤,已超越主食消费),每人年平均稻米消费量则显著下降(仅42.1公斤),缺粮高风险始终存在。
要确保粮食安全,台湾必须重新检讨现行政策、经费、法规及制度,针对农业产销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做出全面修正,关键在于落实执行力与问责机制,才不会「讲甲一畚箕,做无一汤匙」,沦为口水治国。(作者为农渔经学者)